原標題:“垃圾村”變身旅游點
臺海網(wǎng)10月6日訊 據(jù)福建日報報道 “過去村里到處都是雞鴨豬舍和臨時搭蓋,現(xiàn)在游客比村民還多。”看著煥然一新的村落,漳州市平和縣山格鎮(zhèn)隆慶村村支書蔡小龍感慨地說,“經(jīng)過兩年多的整治,我們村已經(jīng)成了旅游景點!”
走在隆慶村的石板路上,但見整整齊齊的竹籬豎立在路的兩旁,到處都是郁郁蔥蔥的花草,火紅的燈籠在古厝高高掛起,遠遠望去,窄窄的小巷,彎彎的小路,高低錯落的樓房,一切都是那么的古色古香、詩情畫意。隆慶村的這個黃金周,洋溢著勃勃生機。
“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歷史偉業(yè)。”習(xí)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讓蔡小龍感觸很深。
隆慶村位于平和縣東大門,轄15個村民小組,總?cè)丝?378人。曾經(jīng),該村由于垃圾遍地、蚊蠅亂飛而被稱作“垃圾村”。村民要求進行環(huán)境整治的呼聲愈來愈強烈。
2017年3月,村兩委干部帶頭拆除了自家違建的雞鴨豬舍,帶動100多名黨員和其他村民也紛紛行動起來,200多間違建房屋僅用6天時間就全部拆除。村民家家戶戶建起了化糞池,消滅了污染源。從此,花香代替了臭味,污水成了清流,煥然一新的村容村貌,讓人心曠神怡。
位于隆慶村的蔡家堡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是一處閩南民居典范。為了保護古建,村民眾籌1200多萬元對蔡家堡進行了修繕。重修后的蔡家堡,青磚砌墻,紅瓦蓋頂,顯得古樸又別致。村中還建起了村史館,傳承發(fā)揚“雙獅走水框”等文化傳統(tǒng)。
憑借著獨特的人文景觀、秀美的自然風光,隆慶村被評為省級美麗鄉(xiāng)村,成了游客抒發(fā)鄉(xiāng)愁的好去處。本月1日至5日,共接待游客3萬多人次。(記者 莊嚴 通訊員 羅奇?zhèn)ィ?/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