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5月1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林少蓉)28日晚,一條“角美一母親留下遺書,帶走兩名兒童,至今下落不明”的消息,引發(fā)全城的瘋狂轉發(fā)。網(wǎng)上,一篇疑似當事人的“絕筆”文章更是傳開了,透過文章,可以看出這位母親內心的委屈和絕望,特別是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她說:怕你們替我難受傷心,很多時候我默默承受,我以為自己內心可以像外表一樣的堅強,但我錯了,很多事情不是表面看的想的那么簡單……
每個悲傷的故事背后,我們不知道他們到底經(jīng)歷了什么才會如此絕望,但一定是一些積壓已久的情緒爆發(fā),面對一個絕望者的傾訴,或者是在情緒崩潰時的爭吵,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學會傾訴和應對?誅分析
首先,我們需要時刻提醒自己生命永遠是第一位的,也需要認知到求助是一種能力,特別是在最痛苦最無助的時候。因為,在痛苦無望的當下,人們常常把自殺當成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但這種方法卻是不可逆的,只要度過最痛苦的階段(一般在72小時內痛苦就會下降到我們所能承受的程度)一定能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
然后,在平時我們需要保持對情緒的覺察并描述它,“我感到憤怒”“Ta的話讓我感受到被傷害”“很多現(xiàn)實的問題讓我感到無助”,再思考這些情緒的背后都藏著哪些我們自己看不到的深層原因,比如:被忽視、不被尊重、得不到支持等等。當我們做這些思考時,情緒就會開始“降溫”,我們就有能力向別人表達自己的這些感受而不是壓抑,問題就有可能得到解決。有的問題可能不是短時間就能解決的,那試著向他人傾訴也能幫助自己舒緩情緒和減輕壓力。當然,列出一份適合自己的情緒調節(jié)清單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比如唱歌、運動、吃一份甜食、打電話給某某等等。
仙岳醫(yī)院心理咨詢師 吳素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