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4月17日訊 據(jù)閩南日報報道,每周一、五下午四點半,龍文中學和韻樓的音樂室就響起一陣又一陣優(yōu)美嘹亮的合唱旋律,這是龍文中學合唱團在進行排練。您聽,低沉的鋪墊遇上突然迸發(fā)的俏皮活潑,把音樂意境營造得精細巧妙,與心靈相碰撞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同學們的演唱那么自然、放松、陶醉。
合唱團的老師陳曉青告訴筆者:“龍文中學合唱團成立于2016年9月。我們組建合唱團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shù)欣賞能力,讓同學們在歌唱中更自信、更健康、更陽光。”陳曉青是龍文中學專職音樂老師。2009年5月,漳州市教育藝術(shù)團成立時,她成為該藝術(shù)團教師合唱團的成員,在這期間產(chǎn)生了在龍文中學成立校合唱團的想法,一方面想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打造一支校園藝術(shù)特色隊伍,為學校添加更多的人文氣息;另一方面想通過歌唱讓學生受到藝術(shù)的熏陶,發(fā)掘出自己更有活力的一面。
2016年9月,龍文中學合唱團成立了。合唱團成員以高一年級的學生為主,自愿報名并且要通過聲音條件、旋律掌握方面的考核選拔。合唱團規(guī)模保持在35人左右,最多時有50人。作為一所普通中學,合唱團里大部分同學開始連五線譜都不認識,陳曉青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著眼于學生的實際,選取合適的曲目進行排練。從最開始的一句句教,到現(xiàn)在可以自學,同學們的發(fā)聲技巧、歌唱技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學會了如何帶著情感去詮釋不同的聲樂作品。
由于學業(yè)的關(guān)系,大多數(shù)成員到了高二年級就退出合唱團,所以合唱團每年都要吸納新生力量,持續(xù)提升合唱水平,讓合唱團始終成為學校的一抹靚麗風景。每周一、五下午放學是合唱團成員集中排練的時間,每次90分鐘雖然短,但是同學們都把合唱團當作快樂的“音樂之家”,沉浸在音樂的海洋里用心演唱。
在汗水的洗禮和辛勤的付出后,這群十六七歲的同學嗓音亮了,信心足了,性格更加開朗了。其中,他們選唱的《sing sing sing》這首充滿動感的爵士風格合唱歌曲,獲得省第六屆中小學藝術(shù)節(jié)中學合唱組三等獎。兩年多來,合唱團的成員換了一批又一批,但是每一批基本上都可以做到以老帶新。而參加校外的每一次演出活動,對他們來說都是一次成長、一次珍貴的記憶。“通過反復的訓練,把一首歌排到最佳的和諧狀態(tài),大家都有一種成就感。合唱的聲音是共性的聲音,所以大家學會了如何在歌唱中傾聽他人,如何把自己融入集體中。”陳曉青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