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梅酒香引客來 林彬 攝

楊梅大胃王比賽引爆全場 林彬 攝

|

拍出3200元高價的“楊梅王”

白楊梅引關注 白志強 攝
臺海網5月21日訊 據閩南日報報道 紅實綴青枝,爛漫照前塢。龍海是楊梅的重要產區(qū),種植面積近7萬畝,年產量3.5萬噸左右。浮宮作為福建楊梅第一鎮(zhèn),全國第二大楊梅生產基地,已有800多年的楊梅種植歷史,這里的楊梅色澤紅潤發(fā)紫、果大、汁多、味甜,并且富含人體所需的稀有元素硒,先后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認證、中國地理證明商標、福建省著名商標等榮譽。
5月18日、19日,龍海市首屆楊梅文化節(jié)暨第二屆美食文化節(jié)在浮宮鎮(zhèn)丹宅村舉行,數萬名游客現場享受新鮮美味的生態(tài)楊梅果和獨具龍海特色的美食。活動期間,主辦方龍海市委宣傳部以及承辦方浮宮鎮(zhèn)、文化局、農業(yè)局還舉辦了楊梅大比拼評選及拍賣、楊梅及楊梅產品展銷會、楊梅大胃王、采摘游、攝影征集大賽和文藝表演等系列活動,現場熱鬧非凡、人氣爆棚。
夏初時節(jié),一片片綿延不斷的楊梅林中,碩大嫣紅的楊梅果兒掛滿枝頭,鮮紅地映照著農戶們豐收的喜悅。眼下,楊梅已然成為食客追求健康生活的時令水果,廣受追捧,果農也借勢過上“梅”好生活,走上了健康致富路,農家村落也走上了鄉(xiāng)村振興路。
她,是“有身份”的!
“我們每件楊梅的包裝上都有獨立的防偽溯源二維碼,消費者通過微信掃碼,就可以了解到楊梅生長的點點滴滴。”龍海“蜜卡柔18°楊梅”的銷售負責人康坤源介紹道。該品牌楊梅對每個楊梅的種植管理片區(qū)都實行標準化作業(yè),并詳細記錄楊梅的生產基地、種植管護、采摘品檢、采收批次等全生命周期作業(yè)等種植檔案。
據了解,近3年來,該市楊梅樣品檢測合格率在98%以上。為了保障每顆楊梅在舌尖上的安全,每年3-4月,該市都會組織工商、農業(yè)等部門聯(lián)合開展“放心農資下鄉(xiāng)”活動,舉辦無公害楊梅栽培技術及農產品安全生產培訓班。同時,該市還積極推行和深化“龍頭企業(yè)+合作社+農戶”的發(fā)展方式,開展楊梅標準園創(chuàng)建活動,目前,該市已有9家以楊梅為主的合作社參與標準化建設。有關部門還對涉及楊梅生產的合作社、家庭農場進行商標注冊和無公害的認證,建立楊梅果品生產、包裝、運輸銷售溯源系統(tǒng),讓消費者迅速了解果品生產環(huán)境和過程,建立楊梅產銷溯源系統(tǒng)。
就在5月15日,為打響龍海“浮宮楊梅”的地標品牌,“蜜卡柔18°楊梅”作為推動“漳州特色地標農產品網上行”的首次嘗試,已經在京東、淘寶、微商群和線下實體幾個渠道同時鋪開,正在熱銷中,預計于6月15日結束。
她,是“會飛”的!
曾幾何時,楊梅因為采收期短、上市集中、不易儲存等特性,銷路問題長期困擾著當地果農,出現“增產不增收”的局面。但就在這兩三年,隨著冷鏈技術的日益成熟,在政府的牽線搭橋下,果農與冷鏈配送公司不斷建立深度合作,推動浮宮楊梅借著互聯(lián)網的東風“遠走高飛”。
“都是寄快遞過去,很多是回頭客,全國各地都有啦!”“90后”的郭財源正在為自家楊梅拍照,上傳微信朋友圈,推銷自家楊梅。2016年,郭財源回鄉(xiāng)注冊了“楊妞”品牌,與品牌物流合作,走高端網絡銷售路線,通過冷鏈物流,將新鮮的楊梅快速銷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去年就已經達到100多萬元的銷售額。
當下,龍海新一代的果農們通過農村淘寶、微商等網絡平臺,自主向市場推介宣傳楊梅,省去采購商等中間環(huán)節(jié),實現自產自銷的利益最大化。一旦被哪地的“吃貨”看中,可以通過專業(yè)的生鮮包裝與冷鏈運輸將楊梅及時送往全國各地的“婆家”,基本上省內當天20時前到達,省外次日。
在港尾鎮(zhèn)沙壇村,新農人許瓊彪自家創(chuàng)辦的至秦生態(tài)果園,150畝的楊梅,1/5是通過電商平臺銷往全國各地,4/5則是通過農村經紀人與各路經銷商對接,從而實現了產銷無憂的良好態(tài)勢。
據不完全統(tǒng)計,龍海有一支以農村經紀人為主的600多人楊梅銷售隊伍,成立90多家專業(yè)合作社“抱團發(fā)展”,擁有20多個楊梅空運航線,銷售網點遍布全國各地,每天可收購、運銷楊梅500多噸。除此,每年到了楊梅旺季,約有2000多名外地經銷商陸續(xù)進駐浮宮,在山頭專業(yè)收購楊梅。
她,是“梅”好的!
“名聲大震”的浮宮楊梅,使得有更多的人想一睹她的“閨中芳容”,體驗自由采摘的樂趣。
“在與企業(yè)團購的負責人洽談中,我們聽到客戶反饋,楊梅是好吃,但是如果能自己來采摘那就更好。”郭財源說道。于是,今年他就和團隊策劃起自由采摘的體驗項目,5月12日剛剛開放采摘園,已經有500多人來自助采摘,目前預定采摘人員已達上千人。無獨有偶,自2016年開始,許瓊彪與周邊房地產商以及旅行社合作,推出的“看房體驗摘楊梅”活動,也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近年來,龍海市文化局積極打造“龍海生態(tài)文化”之旅,全力推動旅游精品線路建設,把美麗鄉(xiāng)村、旅游觀光、采摘體驗、民宿經濟等資源要素有機融合,促進了龍海旅游更有特色,更有優(yōu)勢,更具前景的成長勢頭。
在漳州“十大最美鄉(xiāng)村”之一的田頭村,越來越多的周邊游客前來感受和品味田頭村里的“甜頭”。甘山社的生態(tài)水系河暢景美、大社的紅瓦白墻綠庭院,莊嚴肅穆的云蓋寺,還有田頭先人流渡公無私為村民撐渡的故事……村里有2500畝的楊梅果園被因地制宜地策劃鄉(xiāng)村一日游的路線,吸引了來自廈漳泉的游客前來采摘生態(tài)楊梅、吃農家飯。在這里,“閩南古風、田頭水鄉(xiāng)”成了游客朋友圈里的“香饃饃”。
“楊梅季一到,我們田頭來的客人也多了很多!”位于流渡公園的“田頭那么旺”農家樂的老板沈沉香喜笑顏開。目前,浮宮鎮(zhèn)現有楊梅種植面積5萬畝,年產量達2.5萬多噸,并帶動物流、電商、農家游等下游產業(yè)發(fā)展,年創(chuàng)產值6億多元,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鄉(xiāng)村振興發(fā)達的支柱產業(yè)。
原標題:龍海:楊梅時刻,縱享“梅”好生活
原鏈接:http://www.zznews.cn/news/system/2018/05/21/011252018.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