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3月3日訊 據(jù)中新網(wǎng)報道,一場極具畬味的民俗“盛宴”——“請火節(jié)”,27日(農(nóng)歷正月十二)在神秘又古老的福建省華安縣官畬村上演,吸引大量游客參與其中,體驗踩火的獨特感覺。
“請火節(jié)”是官畬村的一大民俗活動,畬民們在請火理事“頭家”的帶領(lǐng)下,伴隨鞭炮隊,鼓樂隊,吹鼓隊和旗隊等組成請火隊伍,抬著神像到山頭上祈求上天賜火,期盼新一年生活紅紅火火。
賜火完畢后,在官畬村的活動廣場,村民為坐刀轎和踩火環(huán)節(jié)做準備,堆炭生火。隨后,由村民們抬著神像沖入火炭中,據(jù)當?shù)卮迕窠榻B說,火焰升的越高代表日子越紅火。
為緬懷祖先,畬民還擺出了米粿、紅酒、水果等貢品,按照當?shù)仫L俗,焚香,點燭,行禮。
畬歌畬舞表演是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畬家?guī)浶』铩㈧n姑娘,穿上最美的畬衣,為游客展示畬族風情。
坐落在半山腰的官畬村,有“八閩第一畬”之稱。由于地處深山,民族圖騰、畬語、畬歌、畬家婚俗、請火節(jié)、打槍擔等原汁原味的畬族文化得以完整保留,畬家民歌被列入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為此,官畬村成為閩南畬族文化重要的研究基地,2014年9月被評為首批中國少數(shù)民族特色村寨。
官畬村原來是個窮村,不少村民靠借賒度日,被戲稱“光賒村”。
“官畬山高坡陡,過去,這里地無三尺平,路無三米直,人無三分銀,住的是破爛土房草房,下面關(guān)牛上面住人。”官畬村黨支部書記藍金福說。
2004年,受鄰村華山村種茶大戶的啟發(fā),藍金福決定推廣鐵觀音。村民有疑慮,他就自己帶頭種了20多畝,第二年光賣茶青就賺了16萬元人民幣(下同),不僅還清了欠債,生平第一次有了數(shù)萬元存款。
“貧困的村民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紛紛跟進,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回鄉(xiāng)耕山創(chuàng)業(yè)。”藍金福說,現(xiàn)在全村茶葉面積1600多畝,村民去年人均收入達到19850元,家家戶戶都蓋了新房子。
令藍金福引以為豪的是,發(fā)展茶產(chǎn)業(yè)讓因“賒”出名的偏遠畬族小村徹底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近年來,官畬村的茶雖然搶手,但利潤已不如前。藍金福提出要轉(zhuǎn)型,官畬村有1200畝保存完好的茂密生態(tài)林,有濃郁的畬族風情,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得天獨厚,不僅有利于美麗鄉(xiāng)村建設(shè),也能讓村民找到新的生財之道。
官畬村面貌煥然一新,新房統(tǒng)一貼米黃色瓷磚,裝飾“雙鳳朝陽”畬族族標和畬族織紋圖案。每年正月十二,官畬舉辦“請火節(jié)”,踩火、坐刀轎、娶新娘、砍柴舞、畬歌對唱等畬族民俗節(jié)目紛紛登場。
去年底,華安為官畬旅游打造的“小瓢蟲屋”,成為游客來此觀光的住宿新選擇。藍金福說,云霧繚繞的山坡上,紅、黃、藍、白相間的房屋錯落有致,與青翠欲滴的茶山相映成趣。“春節(jié)假日一屋難求,正月初一至今全村的營業(yè)額已達30多萬元。”
“這里有清新的茶香、淳樸的畬民、悠揚的畬歌和熱辣的畬舞。”藍金福表示,官畬村將是一個集探畬山、賞畬景、住畬家、嘗畬菜、學畬語、聽畬歌、觀畬舞、品畬茶等活動為一體的鄉(xiāng)村旅游特色村寨。
原文鏈接:http://www.fj.chinanews.com/news/fj_zxyc/2018/2018-02-28/403788.html
原文標題:300年老畬村的“請火節(jié)”:民俗傳承振興鄉(xiāng)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