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10月20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王龍祥 文/圖)斑駁的墻體,裸露的紅磚,仿佛一用力就能將其戳穿……這是一堵老宅子的外墻,位于龍海一中(舊校區(qū))的后門口,與周邊的建筑形成了一條狹窄的巷子,成了附近市民、學生出行的通道。雖然墻體危險,但離家近,放學的孩子大多選擇經此回家。
讓人意外的是,這樣一堵危墻,矗立多年。
2015年3月份,導報記者曾報道過這堵危墻的情況。當時,時任龍海石碼鎮(zhèn)鎮(zhèn)長的陳細敏在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說,要派相關人員前去查看。
然而,一年半過去了,這堵墻依然那般“病怏怏”的模樣。“我實在看不下去了,這里隨時都有可能倒塌,怎么就沒有相關部門來處理呢?”石碼市民吳先生說。
昨日下午,導報記者再次來到這堵危墻下。墻壁,依舊是那堵“一戳就破”的墻壁,夾縫中生長的榕樹依舊茂盛……與以前不同的是,整個老房子的外圍(面線街1號),拉起了長長的警戒線,墻壁上多了一塊警示牌:“此處危房 請勿靠近”。
龍海一中的校門上貼著一張通告,落款是9月14日。通告稱,由于附近民房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加上臺風、暴雨、地震等不可抗拒因素,該通道對師生人身安全形成嚴重隱患,漳州市教育局安全檢查組要求停止使用后門。從2016年起,學校將長期關閉后門,請師生、來訪者從學校正門進出……
然而,附近居民對相關部門如此處理這堵危墻表示憤怒,“光拉條警戒線有什么用?”
昨天傍晚,導報記者聯(lián)系到了此前曾采訪過的陳細敏(現任石碼鎮(zhèn)黨委書記)。陳細敏稱,她今天要跟相關部門溝通一下,交代分管人員過去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