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在“豬公桌”上的“豬公”頭上,放著“菠蘿”(方言“旺來”)和掛紅彩球、紅絲線紅包,“豬公”耳朵插金花,身披大紅紙寫有“合境平安”等字,“豬公”前面還排列糯米龜?shù)确铎肫贰,F(xiàn)場好不熱鬧。
據(jù)了解,朝陽廟始建于明朝崇禎年間,1924年重修,奉祀明朝杰出的軍事家、抗倭英雄戚繼光,有民間傳說為“水鬼投胎升神明”,俗稱大眾爺公。每逢大眾爺公生日,朝陽廟就舉行“豬公”敬謝、社戲等為期3天的民俗活動來敬謝大眾爺公,至今已經(jīng)延續(xù)了400年。
據(jù)南靖縣文史專家謝新鎏考證,大眾爺公原型為大總爺戚繼光、總兵爺?shù)乃追Q。閩南話“大總爺”與“大眾爺”諧音而演變成“大眾爺”。民間舉行“豬公”敬謝大眾爺公儀式,是沿著當年民眾扛著殺好的全豬等物品犒勞戚家軍,感謝戚繼光抵御外侮、保國安民的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