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由福州團市委、市青聯(lián)聯(lián)合舉辦的“青年科學家進校園”系列活動啟動。響應“雙減”政策,團市委積極開展青少年科普啟蒙教育,策劃了7節(jié)系列公益課程。

幼兒園小朋友在課堂上玩互動游戲。
臺海網11月27日訊 據福州新聞網報道 26日的第一節(jié)課,邀請中科院兒童心理學及腦科學博士、英國曼大文史碩士、省家教協(xié)會理事張若初來到市藝術幼兒園,帶來主題為“兒童時間數感&天文啟蒙——認知快慢及制作宇宙天體”的公益互動體驗課程。
本次課程從孩子們生活的日常衍生到宇宙,讓孩子們通過視、觸、聽來感知時間與宇宙的關系。課程將時間與宇宙相結合,穿越三維空間,帶領孩子感知地球上的快慢,讓每個孩子參與其中,成為時間的小主人,從而培養(yǎng)良好的時間觀念與計劃性。
據悉,目前已征集遴選的7節(jié)公益課程覆蓋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領域,授課人均為科技創(chuàng)新領域的青年專家學者、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活動將廣泛走進中小學、幼兒園,面向不同年齡段青少年開展科普啟蒙和教育,提升少年兒童的科學興趣、創(chuàng)新意識,助力他們收獲更多課外知識,快樂健康成長。(福州日報記者 李白蕾 文/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