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8月5日訊 據福州日報報道 近日,某小學下午放學后,二年級學生小鄭攔住一年級學生小劉、小吳,雙方開始玩“砸仗”,互相用小磚頭、小塑料瓶、小土塊等物砸擲對方,其間小鄭被小劉投擲的磚塊砸中右眼,當晚被送往醫(yī)院治療。后經司法鑒定,受害人小鄭構成八級傷殘,右眼完全失明。在索賠未果的情況下,小鄭在父母的監(jiān)護下,將小劉、小吳告上法庭。
法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確立的證據蓋然性規(guī)則,結合雙方當事人訴、辯主張和各自舉證情況綜合分析,認定小劉砸小磚頭的行為與小鄭右眼受傷存在因果關系。依法判決小劉父母賠償小鄭醫(yī)療費、交通費、營養(yǎng)費等費用及殘疾賠償金17800余元、精神損害撫慰金7000元等,總計42500余元。
案例點睛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4條第7款規(guī)定,因共同危險行為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實施危險行為的人就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民法通則》第133條規(guī)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jiān)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福州日報記者 曾建兵 通訊員 湯秀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