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5月19日訊 據(jù)福州新聞網(wǎng)報道 5月18日,記者從福州市文旅局獲悉,為加強文藝精品創(chuàng)作,挖掘、儲備一批優(yōu)秀文藝作品,5月19日~5月30日,福州市第25屆戲劇會演將舉辦。本屆戲劇會演是對福州近年戲劇創(chuàng)作成果進行集中展示,旨在提高基層戲劇藝術創(chuàng)作水平,加強閩劇傳承保護,進一步促進閩都文化繁榮發(fā)展,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據(jù)悉,本屆戲劇會演匯集了福清市、晉安區(qū)、長樂區(qū)、馬尾區(qū)、閩清縣、羅源縣、永泰縣、連江縣等8個縣(市)區(qū)推薦申報的11家院團共12臺新編劇目。
劇目凸顯福州地域特色,多部劇目通過挖掘本土題材,聚焦當?shù)孛?,以閩劇的形式完成藝術呈現(xiàn)。其中,閩劇《馬江魂》以1884年中法馬江海戰(zhàn)為歷史背景,講述了法軍在“觀音橋事件”后,不甘失敗,欲奪基隆和福州,想讓清廷割地賠款。法國遠東艦隊司令率艦隊以游歷為名直驅(qū)馬尾港。福建水師誓死與敵一戰(zhàn),馬江之上展開一場慷慨悲壯的殊死拼搏。
《梅溪陳旸曲》聚焦北宋紹圣元年賢良科進士、官至禮部侍郎的福建閩清人陳旸,時值大宋禮崩樂壞、瀕臨亡國之際,陳旸為民請命,痛斥奸相蔡京,奏請用禮樂收聚人心,以拯垂亡,卻被貶黜,罷職為民的感人事跡。
《開閩王》用閩劇表現(xiàn)了王審知為國為民、愛惜將士的博大胸襟和高尚情操;《金薯傳奇》講述了明朝長樂儒商陳振龍為解救家鄉(xiāng)饑荒,冒著生命危險從呂宋國(菲律賓)帶回番薯藤造福百姓的生動事跡;《鐵面御史》《張元幹》《三渡陽岐》《同心結》《那年明月》等新編劇目,《私情公案》《秦江奇案》《火燒碧云宮》等整理改編劇目,均在不同程度體現(xiàn)出新的視角與藝術構思。
戲劇會演期間,將組織專家對參演劇目進行評審,評選出重點扶持劇目、扶持劇目、入選劇目若干部,并予以資金補助,鼓勵戲曲創(chuàng)作生產(chǎn),推動福州戲曲事業(yè)繁榮發(fā)展。(記者 朱麗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