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8月8日訊 據(jù)福州新聞網(wǎng)報道 閩之有城,自冶城始;而冶山是冶城的主要標志。
作為福州的創(chuàng)城之地、城市之根,冶山在歲月更迭中,見證了八閩首邑的晨昏起落,也留下了福州的風光霽月。

圖/平話
冶山看似是屏山南麓的小山包,藏在了中山社區(qū)里,仿佛一處隱于鬧市深處的古老秘境。
千百年來,山體早已與周圍的民居融為一體,密密麻麻的樓房將它完全遮蔽在小巷之中。

冶山方位示意圖 馬沄欽/繪
冶山地理形勝,人文豐富,許多史籍中都有記載。
公元前202年,越王勾踐的后裔無諸因助劉邦滅項羽有功,被封為閩越王,建都于冶城。
史書記載“無諸都冶,依山據(jù)壘,據(jù)將軍山、歐冶池以為勝”,這里說的將軍山就是如今的冶山。

冶山上的摩崖石刻 原浩/攝
古時,冶城北至華林寺,南到湖東路,東抵商業(yè)廳,西接錢塘巷,這樣的范圍自然是小的。
而現(xiàn)在的冶城舊址就在這冶山路上。
閉上眼,不去看那些尋常的街景,讓聲音和顏色褪盡,我們站著的土地,兩千多年前,就已經(jīng)有人在這里歡笑、憂傷了。

仁壽堂 陳暖/攝
冶山有很多名字——歐冶池山、王墓山、城隍山、將軍山、泉山。山體裸露的巖石上,存留著許多摩崖石刻,大多于清代與民國時期被雕刻在此。
它們見證著歷史,也成為歷史留下的痕跡。

冶山航拍 陳暖/攝
踏入改造后的冶山春秋園,顯山露水,重現(xiàn)古韻。沒有了前些年的孤冷清寂,少了一份令人傷感的陰郁氣息。

林鴻杰/攝
走到高處向遠望去,四周高樓林立。在都市樓宇環(huán)抱中,冶山上的時光似乎未曾流逝。曾經(jīng)盤踞于此的都城皆已成土,如同周圍正在拆除的舊樓房,也即將成為上一段時光的記憶。

冶山附近的小道舊貌換新顏 陳暖/攝
印著“萬歲瓦當”紋樣的仿古草坪燈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耀目。它正在告訴你,懷古不傷今,迎來新生的冶山將繼續(xù)見證新的歷史。時間是這里來來去去的過客,千年浮沉,不過一場曠日持久的夢境。

林鴻杰/攝
這一次,我們在冶山,期待下一次,繼續(xù)在福州的街頭巷尾中相遇。
友情提示:冶山歷史風貌區(qū)二期工程尚在施工中,想要前往打卡的網(wǎng)友請再等等哦~
?。ㄎ淖郑哄居?/大王 后期:林羽晗 設計:馬沄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