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7月25日訊 據福州晚報微信報道 7月24日,福建省高考放榜, 同時一批高分考生名單也出爐了!
今年福州繼續(xù)在全省理科前百的高分榜上取得亮眼的成績,小編還發(fā)現(xiàn):在這個高分榜上首次出現(xiàn)了復讀生的身影。
劉亦謙 語文125 數(shù)學142 英語138 理綜285 總分690,位列全省理科65名,清北預錄取。
據悉,劉亦謙為福州市恒一復讀學校的學子
同時,恒一學校還有另外三名學生:馬興 683分,張孔棖 680分,陳諾星 674分,進入全省理科前360名。
△恒一學校4位優(yōu)秀學子與老師合影,左二、左三、右二、右三分別為馬興、張孔棖、劉亦謙、陳諾星。
復讀生在很多人眼中,是個“神秘的存在”。他們在復讀過程中,付出了怎樣的堅持和努力?
全省復讀生群體日益增長
這兩年,跟全國其他省份一樣,福建省的復讀生群體日益增長。
教育業(yè)內多位資深人士均表示,這個“向暖”有客觀現(xiàn)實因素也有主觀動因使然:
第一, 高考生數(shù)量增長,全國高考生總量再次突破千萬,在整個高考“大盤”上漲的過程中社會考生和復讀生同樣是正增長;
第二, 北方的復讀理念被越來越多的福建家長、學子們認可,這幾年我省各地都出現(xiàn)了復讀生奔赴北方求學的例子,這也相當程度上消解了家長們、學生們對于復讀的疑慮和思想負擔;
第三, 福建省本科上線率很高,但學子們對于大學的品質和專業(yè)選擇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一些當年高考發(fā)揮不好的同學便選擇復讀。于是就有了“高分復讀”現(xiàn)象。
復讀畢竟是一段艱苦的經歷。2010年高考,漳州正興學校復讀生唐藝萍同學以645分的成績,位居文科全省第十名,如愿進入北京大學,2011年,理科復讀生陳圳森也考入北大,此后全省都沒有考入清北的復讀生。要想憑借裸分出清北,這對我省應屆生都極其困難;復讀生挑戰(zhàn)清北就更難了。
劉亦謙:定力強,坐得住冷板凳
身形高大的劉亦謙,在老師們看來卻是個心思非常單純的孩子。
他的數(shù)學老師趙老師透露:“亦謙是個定力很強的人,坐得住冷板凳,他一天的學習就是三個階段,除了中途去洗手間,早上一坐能坐到中午,下午一坐能坐到傍晚,晚上一坐就能坐到十一點。他心中沒有雜念,就是向著自己的學習目標全速前進。”
趙老師印象最深的就是亦謙的計劃性,每天的學習任務雷打不動都要完成。“今年遇上疫情改為網課,對他的影響極小。亦謙問問題的本事也是一絕,別的學生問數(shù)學題,一題就要問10多分鐘;他5分鐘可以問10題,因為他來請求答疑前對那些難題都經過了深思熟慮,大多是一個步驟困住了,我只要稍一點撥他就融會貫通。”
跟他名字一樣,劉亦謙為人謙虛、熱心,同學遇到不懂的問題來討論時,他也會全力以赴地去幫助他們。
復讀更要重精細教研和心理減壓
恒一復讀學校的儲校長,是廈門市專門引進的專家型人才,他同時兼任誕生了復讀學霸的“清北一班”的班主任。
△恒一“清北一班”合影,這個班級不僅“誕生”4位清北上線學霸,而且目前全班40人平均分超過630。
他認為復讀生的學習強度跟普通高中應屆生是差不多的,要想培養(yǎng)高分優(yōu)生,關鍵還是在于整體“優(yōu)生氛圍”的營造和更為精細化的教研支持。
“例如講課、講題這個基礎環(huán)節(jié):課堂上講什么,怎么講,講多久,為什么要講,講的時候學生做什么等等,都要反復推敲,不講不行,多講不行,少講不行,不這樣講不行。該精則精,該簡則簡,該詳則詳,該略則略,一切都服從教學目標、達成教學效果,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儲校長說。
他認為對于偏理科的學生,要想沖刺清北,語文也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例如,語文是亦謙的弱項,在其他科目穩(wěn)定發(fā)揮的情況下,只要語文不低于120分,就有很大的概率沖刺清北。根據精細的學情診斷,2019屆高考亦謙的語文得分是118分,其中選擇題錯誤數(shù)量為5題;而今年的語文選擇題,他的錯誤數(shù)量為2題,故高考語文突破了12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