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6月7日訊 據福州新聞網報道 記者6日從市水務集團下屬子公司福建海峽源脈溫泉股份有限公司獲悉,福州市首個溫泉供熱水智能化改造試點項目已正式建成投用。項目落地環(huán)保路市公安局宿舍小區(qū)。

工作人員在設備間查看新溫泉供熱水系統(tǒng)運行情況。記者 孫漫攝
“我們以前不愛用溫泉熱水,特別慢,很不方便!”一位小區(qū)居民說。作為上世紀90年代的老小區(qū),改造前,居民想用溫泉熱水,往往開了水龍頭后得等上近20分鐘才有“熱氣”。
變化自4月的一場改造開始。為真正讓居民能在家中感受溫泉用水的便利,在數次調研、方案優(yōu)化后,福州市啟動溫泉二次供水設施改造試點。市公安局宿舍小區(qū)為首個試點。在與居民充分溝通后,81戶居民中有51戶以自籌資金的方式參與其中。
該項目施工方負責人魏先生告訴記者,小區(qū)原先用的混凝土溫泉調節(jié)水箱是改造的重要部件之一。其容積大,采用浮球裝置,水量調節(jié)難以控制,會出現(xiàn)溫泉水滯留多的情況,居民在使用時,常常要花很多時間排冷水,才能用上短時熱水。箱體沒有保溫設施,熱能損失大,使用費用高。
據了解,此次更換的一體化水箱,除具備良好的保溫效果,還能根據居民的使用習慣,智能化精準控制溫泉水量及早晚不同時段的水溫,節(jié)水又節(jié)電。
“改造‘秘訣’在于增加了回水管。”魏先生介紹,小區(qū)舊有設備是把沒用完的水儲存在水管中,時間長了熱量自然散發(fā)?,F(xiàn)在,有了回水管的加入,只要管中的溫泉水溫度低于設定值(可根據居民需要設定),它就會自動將溫泉水“引”至水箱加熱,實現(xiàn)即時出熱水。
談及溫泉供水新設備的“耐久性”,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新系統(tǒng)可持續(xù)運行10多年,改造費用每戶分攤,算下來每戶每天只要2元左右。
幾個月的改造升級,小區(qū)居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現(xiàn)在開上水龍頭不到1分鐘就有溫泉熱水。我還特意買了一個大木桶,可以好好泡一泡了!”居民陳女士說。
據了解,福州市將在總結改造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全市其余溫泉小區(qū)的實際情況,進行適時推廣與改造升級,讓更多市民“泡在溫泉里”。(記者 孫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