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5月22日訊 據福州日報報道 日前,新華社刊發(fā)《習近平的扶貧故事》,通過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串聯起人民領袖同扶貧事業(yè)的不解之緣,文章在福州市廣大干部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大家表示,要認真領會扶貧故事背后的深層含義,堅定信心、砥礪奮進,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各項工作,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zhàn)全面勝利。
扶貧路上步步相助
把幫扶責任擔到底
“看了習總書記的扶貧故事,我非常感動,作為一線扶貧干部,我一定要像總書記說的那樣,把責任擔到底!”閩清縣三溪鄉(xiāng)扶貧干部謝曉燕表示,在后續(xù)的扶貧工作中,她將時刻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持續(xù)提升脫貧人員的造血能力,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
殘疾人張云開是三溪鄉(xiāng)人。3年前,謝曉燕成為張云開的第一幫扶責任人后,積極對接幫扶,先是幫助解決住房問題,之后又幫其獲得低保及殘疾補助等。為了增加收入,謝曉燕幫張云開找到攤位販賣蔬菜。
通過兩年的努力,張云開想繼續(xù)擴大事業(yè)。這時,謝曉燕又多方努力幫其獲得了3萬元小額信貸貼息貸款。通過貸款,張云開買了一輛小型四輪車流動販賣蔬菜、西瓜、鴨子等,同時種植水稻、芋頭、油茶。去年,張云開家庭總收入近5萬元。
“3年來,謝曉燕同志始終把脫貧戶的生產生活情況記掛于心,踐行了‘家’字工作法,踐行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閩清縣扶貧辦相關負責人說。
需要什么解決什么
精準扶貧一個都不能少
“習總書記的扶貧故事感人至深、令人振奮,也讓我們深感責任重大。”閩清縣委政法委掛職坂東鎮(zhèn)文定村第一書記池劍雄說,從故事中可以看出,習總書記希望大家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精準扶貧。在對該村脫貧戶許道清、張金珠的幫扶過程中,文定村幫扶工作隊找到貧根,對癥下藥,并制定了一整套從扶貧“輸血”到激活“造血”功能的脫貧方案。
針對張金珠養(yǎng)羊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幫扶工作隊一一啃下硬骨頭。技術不足,就幫忙聯系畜牧站指導;草料不足,村里提供山林地放牧;羊欄過小,就協調鄰里支持擴大羊欄;怕羊羔丟失,就資助其安裝監(jiān)控探頭;怕銷路不足,就聯系農村流水席大廚幫助包銷……功夫不負有心人,3年來,許道清、張金珠家高山羊養(yǎng)殖規(guī)模持續(xù)擴大,家庭人均收入每年都保持50%以上的增長速度。
池劍雄表示,針對扶貧開發(fā)過程中面臨的新問題、新矛盾,他們正在不斷解決,積極探索,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
推動脫貧攻堅
與鄉(xiāng)村振興有機銜接
“在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總書記的扶貧故事讓我們備受鼓舞,更提醒我們不能掉以輕心,要始終保持干勁!”市農業(yè)農村局扶貧處處長林浩磊說。
去年以來,福州市把產業(yè)扶貧作為貧困群眾脫貧增收的治本之策,不斷完善產業(yè)扶貧帶貧減貧機制。全年縣級扶貧項目庫入庫603個,完成投資1.47億元。
一年來,福州市加強動態(tài)監(jiān)測管理,深入排查“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問題,及時發(fā)現易致貧對象,實行常態(tài)化跟蹤監(jiān)測,實現早介入、早處置,不漏一人。去年福州市選派第六批市、縣345名干部到扶貧開發(fā)重點村、薄弱村、少數民族村和老區(qū)村任黨組織第一書記,實現了貧困村下派干部全覆蓋。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zhàn)決勝、全面收官之年。福州市將在總結這幾年工作的基礎上,先行研究解決相對貧困的幫扶舉措,加快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推動脫貧攻堅與鄉(xiāng)村振興有機銜接,探索出解決相對貧困的“福州做法”?!?/p>
(福州日報記者 張笑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