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增鴻展示炮彈殼。
臺海網(wǎng)12月27日訊 據(jù)福州晚報報道 “我家里有一枚炮彈殼,是馬江海戰(zhàn)遺存下來的,能不能幫忙聯(lián)系一下博物館?”近日,80多歲老人黃增鴻致電本報新聞熱線,希望捐出一枚留存歷史記憶的炮彈殼。
老人的家在福州市倉山區(qū)公園東路2號,這是一座名為“庸廬”的民國老建筑,它已被倉山區(qū)列為煙臺山風貌區(qū)保留古建筑。
昨日,記者在“庸廬”看到,門上貼著紅色告示,提醒著這里的住戶:“這是危樓,需要盡快搬遷。”炮彈殼直徑約十厘米、高約四十厘米,靜靜立在老人家中廚房的角落里。炮彈殼外表已銹跡斑斑,可幾十公斤的重量讓人抱起來不禁有些吃力,仿佛在提醒它曾經(jīng)的威力。
雖然已到耄耋之年,背直不起來,耳朵也有些聽得不大清楚,可黃增鴻老人說,他仍然清楚地記得炮彈殼的來歷。
這枚炮彈殼在老人還沒出生的時候就已經(jīng)在家里了。“父親說,當年漁民挑著一些炮彈殼沿街叫賣,說是馬江海戰(zhàn)后從江里撈起來的,不少鄰居都買了,父親很感興趣,也買了一個搬回家里。”黃增鴻回憶,父親會打鐵,就給炮彈殼加裝了一個底座。閑暇時,父親會和他講一講那場戰(zhàn)爭的人和事。
上了年紀以后,黃增鴻就一直想把炮彈殼捐出去。如今,即將告別老宅,老人的心愿更加迫切。如果您想幫助老人,歡迎撥打本報新聞熱線968800。(記者 林銘/文 石美祥/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