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10月11日訊 據福州日報報道 “刷臉”支付、“刷臉”取款、“刷臉”解鎖手機……自從“刷臉”這項“黑科技”應運而生之后,給大家提供了諸多方便。
但是你知道嗎,在福州這個小區(qū),丟個垃圾都需要刷臉了!
在福州市臺江區(qū)洋中街道融信雙杭城MINI墅小區(qū),每棟樓的架空層都有一座顏值頗高的“智慧小屋”,通過人工智能系統,對居民投放垃圾進行人臉識別。
居民“刷臉”扔垃圾
積分可換生活用品
10月8日,來到位于臺江區(qū)洋中路的融信雙杭城MINI墅小區(qū),這里建設了3處垃圾分類屋,最顯眼的是設在小區(qū)中部的“雪品生活垃圾分類屋”。

池遠/攝
這個分類屋的外觀時尚新潮,內部采用了生物酵素除臭裝置,近處沒有任何異味。屋內還安裝了人工智能系統,居民投放垃圾時,智能攝像頭會對居民的臉部進行自動抓拍。

葉誠/攝
你以為拍個照就完啦?經人工智能系統進行“人臉識別”后,現場分類督導員根據居民投放垃圾的準確率進行評分,后臺自動生成居民的積分,積分可以兌換生活用品、家政服務等。“這種人臉識別系統,能夠提高居民對垃圾分類的參與率和準確率。”工作人員介紹。
看到“評分”倆字 有種回到校園的感覺
此外,該小區(qū)共有2105戶居民,垃圾分類管理工作設置了服務熱線和周末回收日行動。居民若有垃圾分類方面的問題,均可撥打熱線電話,服務人員將會解答。居民還可撥打熱線電話,預約周六上門收集可回收物,周日收集有害垃圾。
效果怎么樣?
臺江區(qū)城市管理局相關人員介紹,當前,臺江區(qū)還有美倫浩洋麗都A區(qū)安裝了“人臉識別”垃圾分類屋。融信雙杭城MINI墅小區(qū)是首個設置這種垃圾分類屋的小區(qū),設備投用一個多月來效果良好,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更高了。

池遠/攝
在這之前,馬尾、倉山推出過“刷臉”丟垃圾的設備,僅限于居民投放的可回收物。而臺江區(qū)這種垃圾分類屋,在五城區(qū)屬于首創(chuàng)。
福州雪品環(huán)境科技有限公司福州區(qū)域總經理張斌新介紹,他們負責建設的另一處“人臉識別”垃圾分類屋位于晉安區(qū)茶園新苑,投用還不到一個月。
臺江已處理419起
垃圾未分類行為
據了解,臺江區(qū)10個街道511個小區(qū)——
計劃建垃圾分類屋(亭)574座,現已全部完成主體建設;
計劃招聘分類督導員594名,現已到位466名;
計劃購置垃圾桶14825個,現已全部發(fā)放到位。
臺江還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納入文明單位、幸福社區(qū)、綠色學校(幼兒園)、綠色社區(qū)、文明家庭、美麗鄉(xiāng)村等評比考核。同時,成立15個垃圾分類執(zhí)法小組,截至9月底,依法處理垃圾未分類行為419起,累計罰款644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