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思文向記者展示他的防護服。
臺海網(wǎng)9月27日訊 據(jù)福州晚報報道 人們常將一個人惹了麻煩稱為“捅了馬蜂窩”。在福州馬尾,有一個人就愛“捅馬蜂窩”。來自云南的雷思文經(jīng)常幫周邊小區(qū)的居民義務(wù)清除馬蜂窩。5年來,他幫忙“捅”掉了上百個馬蜂窩。
37歲的雷思文從事房地產(chǎn)中介行業(yè),他工作的地點就位于東方名城天鵝堡小區(qū)。前日下午,記者見到了雷思文,他向記者展示了他的滅蜂裝備——防護服、手套、安全繩和套蜂袋。
“這是我今年才采辦的新裝備,以前滅蜂時就穿個厚大衣,手上套上手套,頭上戴個頭盔,最多再加個塑料袋圍住脖子。”雷思文說。
雷思文成為義務(wù)滅蜂人,是機緣巧合。保利物業(yè)福州分公司的項目總監(jiān)趙廣東與雷思文是好友,5年前,趙廣東所管理的東方名城美郡小區(qū)的景觀樹上出現(xiàn)了馬蜂窩,便來找雷思文幫忙。
“我在農(nóng)村長大,小時候愛爬樹,而且也被馬蜂蜇過,熟悉它們的習(xí)性。”雷思文說,沒想到那次的舉手之勞,讓他“一戰(zhàn)成名”。雷思文的電話成了“捅馬蜂窩”熱線,單元房屋檐下、大樓外墻、小區(qū)花圃內(nèi)……附近幾個小區(qū)的物業(yè)人員和業(yè)主有遇上馬蜂窩問題,第一時間就會想到找他幫忙。而雷思文也是隨叫隨到。
摘馬蜂窩是件很危險的事,一不小心容易被蜇傷。雷思文左手還留有傷疤,這是不久前他幫東方名城名郡小區(qū)6樓一戶業(yè)主滅蜂時,被馬蜂蜇傷留下的。這個馬蜂窩的體積比較大,又在陽臺外,雷思文系上安全繩,踩在窗沿上套袋時,不小心驚擾了馬蜂。飛出的馬蜂蜇穿了防護服,蜇傷了他的左手。雷思文忍著痛,將飛出的馬蜂引進陽臺內(nèi),用殺蟲劑噴殺。
夏季是馬蜂繁殖的高峰期。今年夏天,雷思文已幫周邊居民摘掉了大大小小30多個馬蜂窩。不少業(yè)主為了表示感謝,給他送來了錦旗。
“我們長期不在家,一回家就看到陽臺上結(jié)著一個比籃球還大的馬蜂窩。我和雷思文素不相識,沒想到他二話不說就上門幫忙,真的太感謝他了!”家住東方名城香郡小區(qū)36棟12樓的張女士說,防護服厚重不透氣,雷思文忙活完,衣服都被汗水浸濕了。事后她提出要給他報酬,但被雷思文婉言拒絕了。
“我在這里工作十幾年了,對周邊的居民很有感情。能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很開心。”雷思文說,接下來,他準備繼續(xù)升級滅蜂裝備。(記者 馬麗清 通訊員 王曉霞 文/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