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專家探訪定海琉球商人墓。
臺海網(wǎng)12月4日訊 據(jù)福建日報報道 電視劇《延禧攻略》的熱播,讓讀者對乾隆年間的事充滿了興趣。在連江定海村,有一處乾隆年間的琉球商人墓。墓主是誰?為何葬在此處?在11月24日的“定海行”活動中,這座墓吸引了考古專家們的注意。
該墓如何找到?
這座琉球商人墓,位于連江縣筱埕鎮(zhèn)定海村長沃,臨近海岸,是連江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唯一的琉球人士墓。
記者看到,這座墓造型簡樸,為南方沿海傳統(tǒng)靠背椅墓式,墓碑上刻著死者的姓氏、籍貫、死亡時間等內(nèi)容。
那么,這塊墓如何找到?
“那是1982年的一天,我在上班途中發(fā)現(xiàn)一塊青石條倒在溝里,依稀可辨‘琉球國’三字,細看下竟是一塊墓碑。”《定海志》主撰黃家殿回憶道,村里根據(jù)墓碑找到墓地,當?shù)卣枰跃S護,在1989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墓主人是誰?
墓碑上刻著“泉崎村五主栗國筑公芝親云上墓”14個字。由于斷句問題,墓里葬的人來自何地、何姓何名眾說紛紜。黃家殿告訴記者,1991年,日本梅光女學(xué)院教授木下尚子等專程來到定海拜謁這座墓,揭開了謎團。
“琉球國”,古為中國藩屬國,現(xiàn)為日本沖繩。“泉崎村”為死者籍貫,“五主”系官銜,“粟國”為管轄區(qū),“筑公芝”即死者名諱,“親云上”為尊稱。
此后,該墓也成為日本沖繩游客來連江必去的參觀之地。
為何葬在此處?
“明初,凡外商入貢者皆設(shè)市舶司以領(lǐng)之。清沿明制,福建仍是通琉球的唯一口岸。”福建師范大學(xué)歷史學(xué)院教授謝必震分析說,定海灣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在航海歷史上的重要地位。
謝必震介紹,受洋流影響,許多駛向福建的船只不能直接抵達福州港和泉州港,洋流首先會將這些船送到定海灣。
定海灣還是天然避風港,也是著名的對外海上貿(mào)易港。“秋來海有幽都雁,船到城添外國人”,這是當時定海灣商旅云集的寫照。因此,在琉球的航海圖上,明確標明定海是古琉球航行中國大陸的第一站。
據(jù)記載,在福州亡故的琉球人前后有578人,大多就地埋葬。
“由于貿(mào)易頻繁,商人眾多,有的商人海上顛簸,水土不服,因病客死他鄉(xiāng)。”黃家殿說,該墓即是琉球商人在定海不幸死亡后,就地埋葬所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