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魅力晉安 多彩非遺”活動現場。
臺海網6月10日訊 據福州新聞網報道 賞“非遺”文化、觀“非遺”表演、樂“非遺”課堂、競“非遺”知識,9日,在第二個“文化與自然遺產日”來臨之際,世歐王莊南區(qū)B1樓中庭廣場熱鬧非凡。當日上午,由晉安區(qū)委宣傳部主辦,晉安區(qū)文體局、區(qū)文聯、區(qū)教育局、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承辦的2018年“魅力晉安 多彩非遺”活動在此拉開帷幕。
現場活動主要分為賞“非遺”文化等四大主題區(qū)域,既讓市民重溫兒時情懷,也讓“00后”“10后”少年兒童通過接觸、體驗、互動發(fā)現傳統(tǒng)民藝與非遺文化中的樂趣。其中,非遺項目展位展示區(qū)主要展出壽山石雕、軟木畫、象園木雕等展品。晉安區(qū)書法協(xié)會的老師現場展示書法,晉安象園的龍舟在活動現場讓市民朋友提前感受火熱的端午熱情,日溪鄉(xiāng)的畬族服飾、烏飯等畬族特色小吃吸引眼球和味蕾。
活動中,主辦方還邀請了壽山石雕、軟木畫、象園木雕的非遺傳承人在現場制作或雕刻作品。同時,舞臺上帶來了精彩的非遺項目和傳統(tǒng)文化的表演——地術拳、武術表演、評話、舞龍舞獅、腰鼓表演、福州語歌曲等。多維文化空間,讓市民享受非遺文化和傳統(tǒng)文化。
現場不僅在舞臺上有多輪有獎互動知識問答、互動游戲,還在臺下設置了跟非遺相關的闖關游戲,讓孩子們走進非遺,親近非遺。
當天下午,活動繼續(xù)進行。講述閩王故事、畬族婚禮秀、茶藝、香店拳等表演同樣精彩紛呈。此外,在壽山鄉(xiāng)壽山村的中國壽山石館也同時舉辦了主題為”多彩非遺,美好生活”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多名年輕的雕刻藝術家現場展示雕刻技藝,讓群眾享受到文化大餐。
值得一提的是,在非遺日前后,晉安區(qū)還通過線上開發(fā)新媒體產品“非遺公開課”和“天生我材”兩個線上活動,促進非遺傳承。感興趣的市民關注微信公眾號“魅力晉安”即可參與。
據悉,晉安作為福州的非遺大區(qū),壽山石雕、軟木畫、地術拳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福州木雕(象園)、王審知信俗、福州同利肉燕制作技藝、香店拳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還有新店腰鼓,鼓山閩劇、秧歌、高蹺旱船,岳峰舞龍、舞獅,象園龍舟,壽山竹編,日溪畬族服飾、婚禮、烏米飯等一批項目被列入區(qū)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晉安現有14位壽山石雕代表性傳承人,其中,國家級傳承人2位,省級傳承人6位;7位軟木畫代表性傳承人其中,國家級傳承人1位,省級傳承人1位。
據活動主辦方介紹,此次活動以文藝宣講的形式,意在推進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企業(yè)、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qū)、進網絡,幫助大家加深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了解,同時也增進對晉安區(qū)深厚文化底蘊的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