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6月8日訊 據(jù)海峽都市報微信報道,昨日,福州市民林女士向本報反映,6月6日,她通過“去哪兒網”APP購買了4張動車票,支付后發(fā)現(xiàn)票價總共為471元,而付款金額卻顯示為591元,被默認消費了120元的“出行保障費及郵寄發(fā)票費”,經過多次溝通后,客服才退還了這筆費用。對此,林女士認為,該APP存在價格欺詐。
市民:系統(tǒng)自動生成多種收費項目
6月6日晚,林女士用手機上的“去哪兒網”APP購買了4張一等座動車票。“4張車票票價總額為471元,但當時支付得快,沒注意到支付金額變成了591元,就已經完成了支付。”林女士說,購買回程票時,她特地留意了一下支付總額詳情,發(fā)現(xiàn)系統(tǒng)后臺自動生成了各種收費項目,有個別項目還取消不掉。
在林女士提供的購票的頁面截圖中,海都記者注意到,支付金額的591元中,包括了票價、出行保障費及郵寄發(fā)票費等。“在購買車票時,我沒有選過任何其他項目。”林女士說,她發(fā)現(xiàn)被默認消費后,馬上將剛購買的4張票給退了,但只收到447元的票價退款。
“我多次和在線客服溝通,半小時后,才又收到了4份總計100元的出行套餐款。”林女士認為,“去哪兒網”APP此舉存在價格欺詐,不僅在出票時未對該項收費做醒目的提示,且在乘客申請退票后,沒有及時退還費用。
體驗:總價詳情頁面上,“出行保障”無法取消
昨日,海都記者通過“去哪兒網”APP選擇了一張與林女士同車次的動車票。票價顯示為165元,在選擇“去哪兒幫你買”后,支付金額變?yōu)?95元,系統(tǒng)默認選擇“1份30元的出行保障”。
海都記者注意到,在總價詳情頁面上,這份出行保障無法取消。在咨詢客服后,客服提醒可以在“添加乘車人”信息頁面下方選擇不購買。
隨后,海都記者將頁面下拉,找到了一行小字“出行保障”,其分為4類:快速出票套餐每份10元,優(yōu)先出票套餐每份20元,極速出票套餐每份30元以及不購買。4類套餐下方還顯示著購買后所提供的服務,包含不同額度的代金券。
去哪兒網回應:是為方便乘客
這項“出行保障”套餐是否屬于購買車票時的捆綁銷售?對此,海都記者致電咨詢“去哪兒網”客服。客服稱,這項服務不是“捆綁銷售”,系統(tǒng)在出票時默認選擇是為了方便乘客,幫助他們快速出票,且套餐內提供的代金券也是可以使用的。如若乘客不注意購買了,則可以聯(lián)系客服取消套餐。
當記者詢問這個套餐屬于什么性質的收費時,該客服表示不太清楚,需要再咨詢一下領導,稍后會給予回復。但截至海都記者發(fā)稿時,仍未收到對方回復。
律師:涉嫌捆綁銷售
福建省元一律師事務所佘雷律師表示,在購買車票時系統(tǒng)默認選擇這項服務,且未做明顯的提示以告知乘客,則“去哪兒網”APP涉嫌捆綁銷售行為,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消費者通過手機APP購買火車票,則APP首先應當明確車票的價格,并不得含有隱性消費。如果有額外消費,應當做出明確提醒。”佘雷律師告訴記者,“去哪兒網”APP默認消費者購買套餐,這便涉嫌捆綁銷售行為,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
對于這類“被消費”亂象,佘雷律師建議,消費者可以先和網絡客服協(xié)商全額退還套餐費,協(xié)商不成,可以向消協(xié)投訴,還可以要求工商部門進行查處,或是向法院起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