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T報告顯示,小武的右主支氣管里有一個長條形的異物
臺海網(wǎng)9月29日訊 據(jù)海峽都市報報道,臨近國慶,聚會不斷。近日,一歲男童小武(化名)吃雞翅膀遭家人喝止后,不慎吞下了骨頭,卡住了氣管,咳得喘不過氣來。在當?shù)蒯t(yī)院,雞骨頭躲過了胸片的排查,直到兩天后,省婦幼保健院的醫(yī)生花了40分鐘,才揪出罪魁禍首——小半塊雞骨頭。雞骨已引起小武急性支氣管肺炎、肺氣腫。
男童不斷咳嗽
以為得了感冒
小武是閩清人,被送到省婦幼保健院時,已劇烈地咳了三天。醫(yī)生看他的喉嚨很紅,咳得厲害卻吐不出痰,心跳也快。媽媽說,當?shù)蒯t(yī)院拍了胸片,不見異常,推斷小武有點感冒,叮囑回家多喝水,但小武氣喘得越來越厲害。
聽完后,翁斌醫(yī)生建議小武做個肺部CT。令家長驚訝的是,CT報告顯示,小武的右主支氣管里有一個長條形的異物,僅8毫米長、7毫米寬,已引起了右肺氣腫、雙肺炎癥。醫(yī)生反復(fù)追問,“有沒被東西嗆到?”
媽媽才想起,9月16日,她帶小武喝喜酒,小武抓起一個雞翅膀就啃,媽媽怕他噎著,想搶走雞翅膀,小武跑開,媽媽大吼一聲,強行奪走雞翅。不料,小武受驚嚇后大聲咳嗽,吐出幾根雞骨頭后還是連咳不停,臉色蒼白,幾分鐘后才緩解。
王世彪、翁斌醫(yī)生試著將纖維支氣管鏡探入小武的支氣管,花了40分鐘才夾出這塊雞骨頭。當時,他的會厭水腫,周圍有少許灰黃色膿性液體,醫(yī)生又用生理鹽水多次灌洗肺部,小武的呼吸才順暢了。
幼童進食別逗、嚇
剛吸入異物難發(fā)現(xiàn)
“孩子吃東西時,家長不要逗他們、嚇唬他們。”王世彪說,近一個月已搶救4個被嗆幼童。半個月前,1歲的莆田男童啃龍眼遭家人喝止后,他咬碎了龍眼核,誤吸到肺部,也引發(fā)了肺氣腫。家長應(yīng)提高警惕,不要追著孩子喂飯,不要在孩子哭鬧時喂食。
此外,被食物嗆咳的幼童,一般在3歲以下。幼童剛長了牙,對食物較好奇,家長盡量不要給幼童吃花生、瓜子、黃豆等顆粒性的食物,以免被吸入氣管、支氣管,引發(fā)窒息。
王世彪說,孩子剛吸入異物后,X光較難發(fā)現(xiàn),易被當成感冒、肺炎。家長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反復(fù)咳嗽,發(fā)出吹哨子一樣的哮鳴音,且病情反復(fù)時,應(yīng)追問小孩是否吞下異物,并及時就醫(yī)拍CT、胸片。年齡越小的孩子,缺氧耐受力越差,兩三分鐘就可能引起心臟呼吸驟停,要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先拍背,使卡在氣道內(nèi)的異物松動,再做胸部沖擊,產(chǎn)生氣流,把異物沖出。1歲以下的嬰兒和幼兒,急救手法還得注意部位、力度,避免對孩子的臟器、肋骨造成損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