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巡游、非遺展演、福州風味小吃品嘗——歷時兩天的2016年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jié)昨天在花海公園閉幕。兩天約10萬人次涌向花海公園,逛民俗盛會,看油菜花開。
昨天上午,花海公園黃燦燦的油菜花海邊園路上,都是攢動的人群。上午10點,在鼓山大橋下民俗展演舞臺,市和閩侯縣屬文藝團體上演閩劇和曲藝專場。
“啊哎,男的繡得這么漂亮,手很巧??!”在手工技藝集市羅源展區(qū),身著畬族紅馬甲的蘭曲釵手捏繡花針,飛快地穿針引線,用五色彩線在圍裙上繡著蝴蝶等花飾,引來很多人圍觀、拍照。53歲的蘭曲釵是省級非遺項目、畬族傳統(tǒng)服飾代表性傳承人。“我是因為好奇,學著繡花,一繡繡了40年。”
“3D打印機能打印餅干?”在馬尾展區(qū),一家文創(chuàng)企業(yè)展示了用3D打印機打印定制手工餅干讓人開了眼界,這些餅干上面印有船政主題,如“羅星塔”“馬尾船政”等字樣。
在閩侯展區(qū),來自上街的根雕藝人姚家浦和王勇現(xiàn)場雕琢根雕作品《三羊開泰》和《獵豹》。羊羔跪乳報母恩場景令人動容。
昨天,在福州小吃專區(qū),閩侯尚干拌面扁肉、福清海蠣餅、福州木金肉丸煎包攤位前,都排著長長的隊伍。
“哇,大章魚!”昨天中午,人們一邊逛民俗盛會,一邊欣賞油菜花。突然,在油菜花田上方,忽左忽右地升起一只龐大的“大章魚”。定睛一看,是一只“大章魚”形狀的風箏。
據(jù)風箏主人、市風箏協(xié)會會長林磊介紹,這只風箏有30米長、3.6米寬,是省內(nèi)最大的風箏,與傳統(tǒng)的竹做風箏不同,它是將空氣注入“大章魚”的八爪內(nèi),屬現(xiàn)代的軟體風箏。
記者了解到,花海公園眼下6.6萬平方米油菜花進入盛花期,還有10天左右的花期。公園呼吁市民文明觀花,使油菜花花期能夠延長。(福州晚報首席記者 綦芬/文 記者 陳建國/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