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2月2日訊 據(jù)福州晚報報道,四處尋找商機的曹甲,原以為有低價土地可供開發(fā),不料落入了福清人翁某和精心設下的騙局,險些被騙走950萬元巨款(其中的300萬元已被騙走)。日前,福清市法院以詐騙罪判處翁某和有期徒刑15年,并處罰金20萬元。
2014年2月,鄭某鋒(另案處理)得知福清市宏路街道上的一塊1.9畝左右的土地未開發(fā),覺得機會來了。他找到翁某和,欲借助對方的所謂人際關系網(wǎng)來共同合作開發(fā)該地塊。
同年3月,鄭某鋒聯(lián)系到曹甲投資該地塊。為了讓曹甲消除疑慮,他在福清市音西街道的一家茶葉店內(nèi),將“神通廣大”的翁某和介紹給對方認識,并稱翁某和與政府領導關系非常好,有能力不通過招投標低價拿到該地塊。翁某和則謊稱該地塊市場價為1200萬元,其可通過關系以950萬元成交,并出示了其事先偽造的福清市城鄉(xiāng)建設局《關于宏路街道C宗地塊掛牌出讓規(guī)劃設計條件函》。
曹甲很快就同意投資。同年4月10日,雙方簽訂“以鄭某鋒為甲方占30%股份,曹甲為乙方占70%股份并提供先期300萬元買地保證金”的合作協(xié)議,并約定乙方為甲方墊付總資金的30%金額需計利息,墊付資金及利息在開發(fā)產(chǎn)生利潤分紅時優(yōu)先返還給乙方,甲方負責理順政府關系及相關批文手續(xù)。
同月11日,翁某和將其冒領的他人銀行賬號提供給曹甲,要求其向該賬戶匯款300萬元,謊稱便于內(nèi)部操作。當日,曹甲從曹乙、陳某處籌集資金,并將300萬元匯入上述銀行賬戶內(nèi)。翁某和將偽造的福清市國土資源局300萬元的收款收據(jù)交給曹甲,并承諾兩周后辦好土地手續(xù)。
同月29日,鄭某鋒與曹甲簽訂一份補充協(xié)議書,約定在2014年4月30日拍得土地后的3天內(nèi),由曹甲將所謂成交價950萬元與市場價1200萬元差價的一半即125萬元匯入鄭某鋒的銀行賬戶,作為回扣支付給相關政府領導人員。
同年4月30日,翁某和提供其偽造的《福清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成交確認書》給曹甲,確認以950萬元成交了該地塊。
同年5月中下旬,曹甲多次要求翁某和到福清市國土資源局簽署正式合同,翁某和編造國土資源局領導出差、下鄉(xiāng)等理由敷衍。其間,鄭某鋒多次催促曹甲等人先予支付125萬元,用于所謂的“賄賂相關政府領導人員”。曹甲等人經(jīng)向福清市國土資源局核實后發(fā)現(xiàn)被騙。
同年6月23日,曹甲等人在茶葉店內(nèi)向翁某和及鄭某鋒要求退還300萬元不成后,報警將二人抓獲。
福清市法院經(jīng)審理認為,被告人翁某和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他人財物,涉案金額達950萬元,其中既遂300萬元,數(shù)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