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孩子,只要你能回家,家里永遠有你一口飯吃……”近日,一場跨越20年的親人團聚在泉州市救助站里暖心上演。
21年前,28歲的李廷章在母親的目送下離開河南老家,前往泉州打工,很快便與家里人斷了聯(lián)系。20年來,李廷章的失聯(lián)成了一家人未解的心結。好在近日,在多方的聯(lián)動和努力下,一家人又在泉州重新團聚。當見到李廷章時,眾人立即蜂擁而上,相擁而泣。

羞愧沒掙到錢 不與家人聯(lián)系
23日8時許,泉州市救助站外,一輛河南車牌的汽車緩緩??吭诼放?。李廷章的弟弟李鑫章和家人們攙扶著一位老人,步履匆忙地趕到服務大廳。不多時,李廷章從一扇鐵門后緩緩走出,眾人立馬蜂擁而上。
“是他!是他!這么多年總算找到了!”大廳內(nèi),李廷章緩緩走到71歲的老人面前,小聲地喊了一聲“媽”,隨后二人相擁而泣,一旁的眾人也都濕了眼眶。
當問及為何不跟家里聯(lián)系時,李廷章一臉愧疚,并小聲說道“沒掙到錢,沒臉回家”。老人聽后,心疼地拉著他的手反駁道:“傻孩子,只要你能回家,家里永遠有你一口飯吃……”
李廷章一家生活在河南平頂山。2003年,為了養(yǎng)家糊口,28歲的李廷章踏上了前往泉州的路。離家時,母親親自將他送上了大巴車。滿懷對未來的憧憬,卻不想剛到泉州,李廷章便事事遇阻,不但錢沒掙上,積蓄也很快花光。一時羞愧難當,李廷章不敢和家人說,很快與家人斷了聯(lián)系。一次意外,他的身份證不小心丟失,無奈之下,只能在鯉城江南街道火炬社區(qū)附近打些零工。近幾年,因為沒錢租房子,他開始了流浪的生涯。
在李廷章與家人失聯(lián)的20年,家人沒有一刻停止找過他。其間,父母因年邁和疾病無法出遠門,妹妹李瑩瑩便孤身一人到泉州一邊打工,一邊尋找哥哥,但仍舊杳無音信。
愛心接力尋親 一家人在泉團聚
今年8月初,火炬社區(qū)工作人員見李廷章多次在轄區(qū)內(nèi)流浪、拾荒,眾人商議后決定向泉州市救助站求助。很快,泉州市救助站的社工趕到現(xiàn)場,在多人的合力勸說下,李廷章同意和他們一起回去。當社工們詢問他的身份信息和家人情況時,他卻總是言辭躲閃,透露的信息不多。社工們只好循著他提供的線索致電河南平頂山救助站,但依舊一無所獲。其間,李廷章稱自己要外出找工作,多次離開救助站,但最后都在啟凡社工和火炬社區(qū)的幫忙下返回救助站。社工們也很快覺察到他的抵觸情緒,多次與他進行面對面交談,并在生活上對他關懷備至,最終才讓李廷章敞開心扉。
“因為多年流浪,他幾乎喪失了與人溝通的能力,記憶也逐漸退化,但在交流中,仍然能清晰地記得每個家人的名字。”社工小黃說,獲取更詳細的信息后,他們立馬將李廷章的身份信息補充到一公益尋親平臺上。一時間,五湖四海的志愿者們都紛紛出力幫忙。
好消息很快傳來。8月20日,德州雷霆救援隊將尋親信息轉發(fā)給南陽肖振宇尋親工作室后,志愿者們通過照片比對很快找到了李廷章的家人,打電話過去詢問,證實其確有家人走失后,這場耗時半個月的尋親行動才落下了帷幕。
收到消息后,李廷章的母親和弟弟等人一刻也等不及,8月22日下午4時許,他們驅車16個小時,從1400公里外的河南平頂山趕到泉州尋親。離開泉州前,一家人與泉州市救助站工作人員一一握手,并送上兩面錦旗表達感激。工作人員表示,若回去在落戶上有任何問題,可隨時與他們溝通。
據(jù)泉州市救助站站長吳端源介紹,今年以來,泉州市救助站以自愿救助、無償救助為原則,多方聯(lián)動整合資源,開展街面巡查工作,為流浪乞討人員提供救助服務。截至目前,已有603人次得到幫助。(融媒體記者 杜婉瓊 文/圖)
來源:泉州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