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6月2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何美嬌 通訊員 林煒良 )近期,泉州市觀鳥學會承接惠安縣自然資源局的“惠安縣鳥類多樣性監(jiān)測調查”項目中,監(jiān)測員陳文森在筆架山進行日常巡護監(jiān)測時,發(fā)現泉州市新紀錄鳥種——小杜鵑,經泉州市觀鳥學會專家組對比分析,確認此鳥為泉州市新紀錄,正式錄入“泉州市鳥類名錄”,為第391種鳥類。

發(fā)現泉州市新紀錄鳥種——小杜鵑 陳文森攝
據監(jiān)測員陳文森回憶:“那日天降甘霖,山間霧氣濃重。行至山腰處的臺階時,突然發(fā)現旁邊樹上有一只杜鵑。于是匆忙拍照,后經過仔細辨識,發(fā)現是小杜鵑。”
小杜鵑(學名:Cuculus poliocephalus),是鵑形目杜鵑科杜鵑屬的鳥類。體?。?6厘米),腹部具橫斑,虹膜褐色。尾灰,無橫斑但端具白色窄邊。營巢寄生。主要棲息于山地林中,遷徙時也活動于各種林木、灌木。性情較為隱蔽,常單獨于林冠層鳴叫而不易見到。
鵑形目杜鵑科的鳥類在我國共有20種,加上此次新記錄的小杜鵑,泉州市目前有11種,占全國杜鵑科鳥類種數的55%。小杜鵑的發(fā)現對于豐富惠安縣的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還意味著惠安縣的自然環(huán)境得到了較好的保護,擁有豐富的食物資源和適宜的棲息地,當地的保護政策和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