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4時50分左右,記者的朋友圈被地震消息刷屏。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9月18日14時44分,臺灣地區(qū)花蓮縣(北緯23.15度,東經121.30度)發(fā)生6.9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包括泉州在內的福建多地震感明顯。很多泉州市民表示感覺到明顯的晃動,不少人還抓拍到吊燈、魚缸中的水搖晃的畫面。記者從泉州市地震局了解到,此次地震除了震感較明顯,對我市沒有破壞性影響。


臺灣多次地震 泉州震感明顯
“這次震感有點強,晃得我頭暈。”
“又地震了,娃剛睡著,在床上晃得很明顯,心里慌得不行。”
“昨天到今天,難道是開啟了震動模式?”
記者在朋友圈里看到,很多人發(fā)布了地震時的感受,不少人表示最近兩天地震有些頻繁。網友“小屋”在朋友圈發(fā)布一條狀態(tài):“6.9級,剛才在高樓,我還在想是先跑到樓頂,還是先拿枕頭蓋著頭,反正跑是跑不掉。”同網友“小屋”一樣,有些市民在地震時心中慌亂,會有手足無措的感覺。
泉州市地震局的工作人員介紹,雖然此次地震我市有震感,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感受到。一般來說,地震發(fā)生時,處于靜止狀態(tài)的人群感覺會更明顯。該工作人員提醒,“市民日常掌握地震逃生知識非常有必要”,有震感時,市民要保持沉著冷靜,需注意遠離家里的吊燈等物品,謹防有墜落的風險,根據日常掌握的科學避震知識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應對。
泉州預警設備總數量全省居首
記者從泉州市地震局了解到,泉州地處我國東南沿海地震斷裂帶,又與地震頻發(fā)的臺灣一水相隔,具有較高的地震安全風險。開展地震預警信息發(fā)布工作,對我市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2014年,泉州市作為福建省地震預警信息發(fā)布的唯一試點城市率先啟動地震預警網絡建設工作。目前已建成地震預警信息發(fā)布終端4000余處,預警專用廣播系統700余套,預警設備總數量居全省之首。
據介紹,目前我省使用的地震預警終端是規(guī)格為長方形的高清液晶屏,分為立式和掛式兩種,一般放置于人流量較大的場所。終端屏幕上顯示發(fā)震點、時間、震級、震中距離、預估烈度、避震指導、到達時間等信息。預警終端頂部共有四個預警燈,根據本地烈度分為紅、橙、黃、藍四級。
地震預警是利用電磁波比地震波傳播速度快以及地震縱波比橫波傳播速度快的原理,在地震發(fā)生后,對地震波尚未波及的區(qū)域發(fā)出警報的科技手段。地震預警的時間通常在幾秒到幾十秒之間,時間長短取決于所在地離震中的遠近。相關研究表明,地震預警時間為3秒、10秒和20秒,分別可使傷亡減少14%、39%和63%。
據中國地震局通報,中國地震預警網已基本建成,并在京津冀、福建、云南、四川等地區(qū)試點開展地震預警信息發(fā)布服務,近年來,已成功預警云南漾濞6.4級、四川蘆山6.1級等多次地震。市民可以通過身邊的地震預警信息發(fā)布終端、預警專用廣播以及地震預警APP“福建地震預警”獲得預警信息。(記者 龔翠玲 文/截圖)
來源:東南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