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10月26日訊 據泉州晚報報道 去年,晉江防洪工程金潘段完成竣工驗收并正式投入運行,標志著晉江干流下游河道防洪標準達到百年一遇。今年汛期已過,得益于這一堅實屏障的筑牢及相關工程、非工程措施,中心市區(qū)已成功抵御“煙花”“燦都”等多場臺風的侵襲及抗御超警戒水位41次。
做好晉江兩岸防汛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既需要強有力的工程設施作為保障,更要有科學的防洪排澇指揮體系作為支撐。為此,市晉江河道堤防運行中心在今年之初,根據市水利局的工作部署,規(guī)劃了“十四五”水利晉江下游河道生態(tài)修復項目,扎實開展晉江二級河道及堤防工程劃界、晉江下游左岸沉洲水閘至法石河段防洪岸線局部調整等相關工作,同步謀劃晉江下游河道堤防運行綜合信息化項目,確保堤防管理規(guī)范化、現代化。中心還完善了應急預案,進一步構建了領導防汛包堤責任制和軍警民聯防體系,明確了每位干部職工的防汛崗位,將防汛責任落實到個人,并統籌各個鄉(xiāng)鎮(zhèn)和街道辦的力量,落實8個抗洪搶險指揮所,8支護堤巡邏隊和護堤搶險隊,保障防汛物資供應,一旦發(fā)生汛情可隨時投入搶險。“今年4月,我們對24座水閘、14座旱閘啟閉裝置進行清洗、磨損零件更換及開展供電線路測試,并組織開展了多次實地模擬防汛搶險應急演練,進一步強化防洪度汛應急預案保障措施的落實,切實提高應對突發(fā)性事件的能力。”市晉江河道堤防運行中心負責人表示。
下一步,市晉江河道堤防運行中心還將進一步加強內部管理,有效聯動相關單位,做好防洪排澇工作。同時,做好納潮沖污及城市內溝河水體交換工作,進一步提高內溝河水質,助力文明城市建設。 (記者林銘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