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運冠軍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我要更加努力訓(xùn)練,去爭取更多榮耀。—— 黃東萍新華社 發(fā)
臺海網(wǎng)8月14日訊 據(jù)福建日報報道 3勝12負。這是7月31日舉行的東京奧運會羽毛球混雙決賽之前,黃東萍/王懿律和對手黃雅瓊/鄭思維之間的交手記錄。
微小的勝率仿佛在告訴觀眾這將是場一邊倒的比賽。不過,黃東萍卻說,最大的對手還是自己,“我覺得一身輕松上賽場,對我們來說會是更好的方式。在奧運會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發(fā)生”。
作為中國羽毛球混雙的二號組合,黃東萍/王懿律更多時候是被看作黃雅瓊/鄭思維的配角。但賽場上沒有理所應(yīng)當,“黃鴨”(因王懿律小名叫“鴨哥”)贏了第16場——或許是最重要的那一場。
決賽一開始就進入黃東萍/王懿律的節(jié)奏,拿下一局后,黃東萍不停地告訴自己:“一定要有信念、一定要大膽,稍微弱一點就沒了!”于是即便被追成了1∶1,黃東萍/王懿律也沒有著急和出錯,他們在決勝局以21∶19的微弱優(yōu)勢擊敗隊友,成功拿到了羽毛球混雙這枚金牌。
不過,在這次奧運會的所有比賽中,黃東萍印象最深刻的卻是對陣日本組合渡邊勇大/東野有紗的半決賽。在那場比賽中,黃東萍/王懿律在先失一局的情況下,憑借良好的心態(tài)、敢打敢拼的精神逆轉(zhuǎn)取勝,為中國隊會師決賽拿下了關(guān)鍵一分。
黃東萍說:“我心里想,無論如何這場球一定要贏。只要我們贏了,就算沒有站上冠軍領(lǐng)獎臺,至少奏響的也是國歌,這是非常榮耀的一刻,我覺得升國旗奏國歌是每個運動員心中的夢想。”
小時候因為體質(zhì)弱,黃東萍被送去學(xué)羽毛球。從興趣班到體校,從省隊到國青隊,腦子靈活、打法敏捷、作風(fēng)硬朗的黃東萍走得頗為順暢??此祈樌谋澈螅S東萍不是沒有過猶豫和退縮,“來國家隊集訓(xùn)的時候還好,正式通知的時候其實是哭著離開省隊的,可能是因為換了一個新環(huán)境,周圍的人都需要重新認識,會覺得很孤獨”。
2012年是黃東萍第一次與王懿律合作搭檔混雙,一舉拿下亞青賽亞軍。那一年,17歲的黃東萍第一次身披國家隊戰(zhàn)袍站上領(lǐng)獎臺。
不過,國家隊高手云集,很少有隊員一打完青年賽,就可以直接在國際賽場上站穩(wěn)腳跟。“上上不去、下下不來的時候,其實是最難受的。要自己去積累,自己去熬,自己去堅持。堅持是最重要的,這個階段國家隊會淘汰很多人。”黃東萍說。
直到2017年,黃東萍和王懿律的組合才算固定下來。
黃東萍說自己是一個好勝心很強的人,情緒很容易受到訓(xùn)練狀態(tài)的影響。2018年香港公開賽決賽,“黃鴨”組合面對渡邊勇大/東野有紗的全勝戰(zhàn)績被打破。“輸?shù)膯栴}我覺得更多是在自己,總結(jié)那場比賽,內(nèi)心受到了很大沖擊。之后看問題就更全面了,感覺自己的心態(tài)、承受能力都高了一個檔次。”黃東萍說。
2018年亞錦賽、世界羽聯(lián)巡回賽總決賽奪魁,2019年衛(wèi)冕亞錦賽冠軍,并拿下印度、日本、泰國等幾站公開賽冠軍……黃東萍/王懿律的名字慢慢被“黃鴨”組合替代,逐漸成長為國羽王牌組合。
這一兩年,黃東萍不再糾結(jié)于一場比賽的得失,而更看重自我成長的過程,“不管有沒有收獲,付出肯定是對的,這種努力的狀態(tài)讓我很放心”。
正是腳踏實地的積累和從容淡定的心態(tài),一路陪著黃東萍走上了奧運會的最高領(lǐng)獎臺。
對于成績,黃東萍始終認為不是壓力,而是前進的動力,“享受過成功的感覺,那種感覺很美好,我想長時間地保持,爭取做到更好。奧運冠軍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我要更加努力訓(xùn)練,去爭取更多榮耀”。(福建日報記者 肖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