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3月31日訊 據(jù)海絲商報報道 “這里原本雜草叢生,擋住校路,視野受阻,家長接送孩子很不方便。如今這一切將成為歷史,大家都很期待公園的完工。”看著校門口正在施工的公園,南安市九都鎮(zhèn)彭林小學校長陳澤源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九都鎮(zhèn)彭林村有4個親兄弟,20多年前,他們將自家的宅基地和旱地共5畝多無償捐出,參與建設縣道325線。如今,老大老三老四再次捐地1300多平方米,修建公園美化校路。
29日,記者來到彭林村,只見20多名工人正在縣道325線邊上的一塊旱地施工。
彭林村黨支部書記李志賢介紹,這塊旱地原來是占金星三兄弟的,總面積1300多平方米。旱地以前緊鄰縣道325線,旱地坡地又連接彭林小學校路。以前旱地上種滿了香蕉、龍眼、芒果等果樹,坡底雜草叢生影響了行車視線,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2019年年底,李志賢來到占金連、占金星、占金木家中,與他們探討將旱地改建成公園。沒想到三兄弟不假思索,第一時間就答應了,只提了一個要求——保留果樹。
“這是造福工程,改造完后,校路將變得更寬更安全,我們何樂而不為。”占金星說。
李女士的孩子在彭林小學讀書,她告訴記者,以前校門口旁邊的斜坡長滿了荒草,加上校路比較狹窄,放學時道路就顯得非常擁堵,十分不方便。“看到這里要改建成公園,我們都很開心,期待公園早日完工。”
記者了解到,旱地改建公園是九都鎮(zhèn)慢行系統(tǒng)彭林前段環(huán)境提升工程項目,項目建設后,斜坡改造成擋土墻,通過退讓80厘米,校路變得更加寬敞。
“我們把下面兩層擋土墻用來種植四季花草,最上面一層則鋪設石板,保持原來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李志賢說,由于最上面一層占地800多平方米,他們將放置一些石椅,讓前來接送孩子的家長休憩。
“項目從3月開始施工,總投入30多萬元,預計清明節(jié)期間完工。”李志賢表示。
李志賢說,上世紀90年代,為了改建縣道,占金星四兄弟將自家的宅基地與旱地捐了出去,總面積超5畝。
“捐出的5畝地包括我二哥占金木的,后來他移民了,就沒有再分配土地。”占金星說,現(xiàn)在彭林村在村兩委的正確引導下,道路、路燈、水利、醫(yī)療、學校等民生工程逐漸完善。“看到村里變化這么大,我們也要用實際行動支持。”
據(jù)悉,今年來,彭林村謀劃修建一個便民服務中心、修建村門口的微景觀及九都鎮(zhèn)慢行系統(tǒng)彭林前段環(huán)境提升工程,總項目超過50多萬元。(海絲商報記者 黃俊濤 通訊員 陳培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