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2月3日訊 據(jù)石獅日報報道 “只拿貴的,不拿對的。”“餓得扶墻進,撐得扶墻出,才是吃自助餐的理想狀態(tài)。”在不少人眼里,這是自助餐的正確打開方式,也因此自助餐成了餐飲浪費的“重災區(qū)”。然而近日記者走訪我市多家自助餐廳了解到,如今自助餐廳的浪費現(xiàn)象少多了,很多顧客具有節(jié)約意識,主動少拿勤取,減少浪費。

1月29日,記者來到我市某酒店自助餐廳,在餐廳明顯位置,記者看到張貼著“綠色餐飲、光盤行動”的宣傳標語,提示消費者合理取餐。但走訪中,餐廳依然存在著一些浪費現(xiàn)象。比如,在餐桌上看到剩下大半杯的飲料,琳瑯滿目的餐碟上留著僅吃了幾口的食物,客人已經走了自助火鍋里卻仍漂著滿滿的食材。
不過,類似這樣的浪費現(xiàn)象并不普遍,據(jù)餐廳服務人員介紹,現(xiàn)在很多顧客具有節(jié)約意識,主動少拿勤取,減少浪費。“以前很多客人眼饞肚飽,拿的比吃的多,剩下的比吃掉的多,他們可能覺得既然花了錢,就一定要吃回本,有些人甚至不顧身體健康,認為‘餓得扶墻進,撐得扶墻出’才是吃自助餐的理想狀態(tài)。”該服務員告訴記者,但最近幾年,全社會大興“提倡勤儉節(jié)約、反對餐飲浪費”,不少客人的“自助餐心態(tài)”因此有了改變,雖然浪費現(xiàn)象還有發(fā)生,但已不是多數(shù)人的現(xiàn)象。
確實,如餐廳服務人員所言,走訪中記者看到不少顧客都做到了光盤。“我基本每次取餐都是量力而行,每種少拿點,碰見適合自己口味的,再去取,這樣就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費。”正在該餐廳就餐的市民林先生對記者說。
相比于高檔的酒店自助餐,平價自助餐廳浪費現(xiàn)象更為少見,我市一家素食餐廳服務員告訴記者,她幾乎很少碰見客人夸張的浪費現(xiàn)象。“客人多少會在盤中剩一些食物,應該是錯誤估計了食量,但惡意的浪費幾乎沒見過。”該服務員說。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近年來隨著我國糧食產量穩(wěn)步增長,我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但“愛惜糧食”“健康生活”“科學用餐”等理念仍是我們需要保持和維護的。從“讓我一次拿個夠”到“少拿勤取”,養(yǎng)成理性、從容的用餐習慣。這既是一種美德,也是健康選擇。(記者 張澤業(yè)/文 郭雅霞/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