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情于景接地氣 宣講走心更入心
臺海網12月5日訊 據泉州網報道 “五中全會來學習,安溪未來正開啟,砥礪奮進人心齊,抓住機遇創(chuàng)奇跡;大縣城、大三環(huán)、大白瀨,富民強縣安溪模式標桿立……”昨日,安溪縣委宣講團戲劇宣講小分隊走進白瀨水利樞紐先行工程劍斗鎮(zhèn)中心小學項目部,為項目施工隊、村兩委、群眾等作五中全會精神宣講。
宣講活動在快板舞蹈《飄香安溪開新局》中拉開序幕。作品以創(chuàng)新的快板舞蹈方式,解讀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回顧了安溪縣“十三五”的發(fā)展成就,展望“十四五”的美好藍圖。隨后,描繪安溪縣山水風光的歌曲《綠水青山》、融合越劇和茶文化的表演唱《飄香》以及戲曲表演《芳菲藝苑新征程》等文藝節(jié)目輪番上演。最令人眼前一亮的當屬高甲說唱《強國·有戲》。
整場宣講內容以觀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遞出了黨的聲音以及五中全會精神,受到現場觀眾的歡迎和肯定。“這種宣講方式很新穎也很接地氣,我們都聽得懂。”白瀨水利樞紐工程劍斗新集鎮(zhèn)項目施工人員劉信揮說,快板舞蹈節(jié)目宣講了安溪縣“十四五”規(guī)劃,語言通俗易懂,讓他一下子就了解了規(guī)劃的內容。
活動不僅激發(fā)了項目工人的干事熱情,也提升了白瀨水利樞紐工程移民戶對未來發(fā)展的信心和希望。“早點簽也是對國家‘十四五’規(guī)劃的一種貢獻。”白瀨水利樞紐工程移民群眾黃火柱說,自己是比較早響應移民安置的一批,看完這場文藝宣講,更加明白大白瀨水庫建設的意義,不僅是能解決缺水問題,對移民戶以后的發(fā)展也是大有好處。
據悉,為大力踐行“烏蘭牧騎”精神,增強五中全會精神宣講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安溪縣立足安溪高甲戲劇團等縣域文藝工作隊伍,創(chuàng)新探索“戲劇宣講”模式,孕育出一支別具特色的“戲劇宣講小分隊”。此次走進劍斗的宣講也是小分隊成立以來的首場正式宣講。
“把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融入作品進行宣講,群眾更愿意聽、更記得住。”安溪縣委宣講團戲劇宣講小分隊負責人謝志斌表示,今后,將繼續(xù)做好“內功”,創(chuàng)作更多文藝作品,踐行“烏蘭牧騎”精神,盡快把五中全會精神準確傳達給基層群眾。(記者 莊丹丹 通訊員 吳梅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