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日下午,一場雨降臨泉州,大大緩解了暑氣。雨水并未阻擋人們游覽景區(qū)的腳步,在清源山,人們雨中游老君巖。 (陳起拓 攝)
臺海網(wǎng)6月27日訊 據(jù)泉州晚報報道 濃情端午,繽紛夏日。6月26日是端午小長假的第二天,泉州部分A級景區(qū)、宗教活動場所迎來了恢復開放后的旅游小高峰。除了包粽子、賽龍舟等傳統(tǒng)習俗,不少市民或游客選擇帶上家人來一趟短暫的泉州游。各地A級景區(qū)或宗教活動場所在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工作的基礎上,積極引導游客按照規(guī)定文明旅游,確保度過一個安康、祥和的節(jié)日。
“健康碼”“預約碼” 讓旅游更安全
“您好,這是預約碼,我能進去了嗎?”“還不行,還得出示健康碼!”昨日上午,在國家5A級景區(qū)清源山風景區(qū)大門口,陳女士下載了閩政通APP,并生成“健康碼”。隨后,她出示先前準備好的“預約碼”,經(jīng)過體溫檢測后,戴著口罩進入景區(qū)。陳女士說:“雖然多花了3分鐘時間,但這樣讓我們游玩起來更安心。”
提前預約、出示八閩健康碼、接受體溫檢測……福建清源山旅游投資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我們按照相關規(guī)定,實行分時段預約,入景區(qū)需提前一天在線實名預約,而且每天限流6000人次。”
無預約,不旅游。記者從泉州市文旅局獲悉,為了積極穩(wěn)妥推進端午假期旅游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開放工作,泉州各A級旅游景區(qū)實行“限量、預約、錯峰”,每天預約容量不得超過景區(qū)日最大承載量的30%。全市已恢復開放的42家A級旅游景區(qū)須在“泉州市智慧旅游云平臺”實現(xiàn)分時段預約功能,游客入園需提前一天在線實名預約,未實名預約的謝絕入園。同時要求游客在景區(qū)入園、游覽、休息、餐飲時應自覺保持間距,遵守公共秩序,加強自身防護,積極配合景區(qū)做好防控工作。
最美義工“織就”古城風景線
“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圣人。”泉州素有“世界宗教博物館”之稱,宗教歷史悠久,多元宗教兼容。昨天上午,記者走訪了市區(qū)部分宗教活動場所。在開元寺門口,有多名義工正在引導游客排隊進場。泉州大開元寺扶貧救災公益協(xié)會義工駱東鈿就是其中之一。他告訴記者:“我們每天都安排30名以上義工,對不符合疫情防控要求、不文明旅游等行為進行及時勸導,在寺外引導游客間隔1米有序排隊并出示健康碼、身份證。同時,在寺內勸導游客時刻戴好口罩,文明進香。其間有少部分游客不理解,但我們都會一遍又一遍地耐心解釋。只要大家健康平安,有更多人理解配合,我們覺得所做的一切都值了。”
記者從多個主要景區(qū)了解到,節(jié)日期間大部分游客都能自覺文明出游,自覺排隊、接受體溫檢測、佩戴口罩。同時,各大景區(qū)也積極倡導文明出游,將一些文明提示語用生動活潑的形式呈現(xiàn),讓游客在潛移默化中文明出游。(記者 吳宗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