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7月24日訊 據(jù)泉州晚報報道,自《泉州開元寺》畫冊對外征集作品以來,主辦方已收到60多件不同時期有關泉州開元寺的歷史照片。一張張黑白的照片,有的些許泛黃,有的稍微破損,不同的歷史畫面,記錄著時代的變遷。
作品征集還在持續(xù)中,如果您有泉州開元寺的老照片,請與我們聯(lián)系,一起拾貝泉州開元寺的歷史。
已過耳順之年的曾秀川女士,家中精心保存的幾本相冊里,滿滿的都是她和開元寺的故事。
1978年前后,曾女士被調入當時的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文管會)上班,當時的辦公地點就在如今的泉州開元寺弘一法師紀念館里面。她回憶,剛剛接觸文物保護工作,把大量的時間泡在了古籍和文物歷史中。同在文管會上班的幾位同事,都是文物研究的“老學究”,那時候經(jīng)常有領導來參觀需要講解,任務分派到文管會,講解任務最后就落在了口才出眾的曾女士身上。在之后一段時間里,她的身份就成了“開元寺導游”。
“可以說,是開元寺成就了我之后的工作之路,‘賞’了我一口飯吃。”曾女士笑著說。在這些保存下來的照片,都是她在為各級領導和嘉賓講解泉州開元寺的畫面。“泉州開元寺特別是東西塔,是泉州的象征,講好開元寺的故事,就是有力地推薦泉州!”在開元寺的導游工作,讓曾女士受到各方的肯定。1984年,她還為此受到政府獎勵,晉升一級工資。
在之后的工作中,盡管幾次升遷、調動,曾女士卻一直都與泉州開元寺打著交道,向各級領導和海內外賓客講述著泉州開元寺的故事,推介泉州的歷史,結下不解之緣。
“說起開元寺,那真是滿滿的感恩。”曾女士回憶,從文物保護的角度上講,幾十年來泉州開元寺并沒有大的變化,非常嚴謹?shù)匕凑瘴奈锉Wo的原則,修舊如舊,保存下最古老的東西。但是開元寺又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特別是寺院景觀綠化方面花了很多的心思,與時俱進。
作品持續(xù)征集 品讀桑蓮古今
每一張照片,定格一個歷史瞬間,濃縮一個時代符號,記錄一段溫暖記憶,敘述一段往事。結集出版《泉州開元寺》畫冊,濃縮泉州開元寺的古貌今顏,留下可供后人品讀的記憶畫卷,也在一幀幀畫面中,折射祖國的發(fā)展成就。
本次征集活動的主題和內容,將重點收錄新中國成立以來開元寺珍貴的歷史老照片、開元寺近二十年來的同框照片,以及泉州開元寺歷年來參與慈善事業(yè)的現(xiàn)場照片。投稿作品要求能充分反映泉州開元寺佛教文化、建筑、寺院環(huán)境及人文景觀等。
征稿時間從即日起至8月5日,廣大攝影家、攝影愛好者均可投稿,投稿人應保證其為所投送作品的作者。投稿作品一經(jīng)采納入冊,將支付稿酬,每件作品人民幣200元—500元。本次畫冊將限量出版,來稿采用者,將由泉州開元寺贈送畫冊一本。
投稿作品的創(chuàng)作時間不限,彩色、黑白作品均可,投稿作品必須注明作者姓名、聯(lián)系電話、作品標題、拍攝時間及簡短文字說明。投稿人所提交的照片不得嵌入任何標記、邊框、文字等。含有暴力、色情、宗教禁忌等法律、宗教所不允許的內容的作品,不予采納。
本次征集活動不收投稿費,不退稿。對于被采用的投稿,主辦、承辦方有權在著作權存續(xù)期內,以復制、發(fā)行、展覽、放映、信息網(wǎng)絡傳播等方式用于與主辦方宣傳相關的展示,并不再支付稿酬。
來稿請以郵件形式,發(fā)送至郵箱114686006@qq.com。如您的作品與泉州開元寺有特殊的淵緣,也可撥打電話18100539530與我們聯(lián)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