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4月19日訊 據(jù)福建日報報道,街巷改造與居民生活的幸福感息息相關,2017年至今,泉州市鯉城區(qū)已完成23個背街小巷改造工程。今年,“老城區(qū)背街小巷破損修補”被列入泉州市民生“XIN”行動,鯉城區(qū)將加速推進8個街巷的改造提升工程。
“今年選取的街巷路面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破損和積水。”鯉城區(qū)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員程志浦介紹,此次改造計劃投資1500萬元,年底完成玉犀巷、菜園頭巷、竹街等7條街巷路面和地下排水設施的改造,同時對泉州華僑職校及周邊環(huán)境開展提升整治。
此次改造遵循“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則,對具備入地條件的管線整理下地,排水系統(tǒng)改造將進行雨污水分流。此外還將同步考慮綠化景觀、夜景、立面整治、違建拆除等提升工作。
截至目前,玉犀巷已完成前期測繪及方案初步設計工作。玉犀巷全長約180米,來往行人、車輛較多。由于年代久遠,水泥路面出現(xiàn)不少坑洼,造成雨天積水問題。
此次玉犀巷改造方案設計盡顯閩南韻味。改造將用石板鋪設路面,并點綴傳統(tǒng)的閩南紅磚;沿路有空間的地方設置景觀花池、移動花箱及休閑石鼓坐凳,增加文化趣味性;并將局部小空間改造成休閑空間,安置休閑長椅,供行人休息。
據(jù)悉,今年鯉城區(qū)街巷改造總長度約2公里,面積約1萬平方米。改造將結合各古街巷特色,添加夜景燈、園林綠化作為點綴裝飾,最大限度地保留閩南韻味,與古城的整體風貌統(tǒng)一,進一步提升古街巷居住和生活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