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泥濘 孩子冒險翻鐵路上學
事發(fā)泉州豐澤茂福路,險象存在多年,社區(qū)準備申請在洞中修建排水管道解決隱患

臺海網10月20日訊 據海峽都市報報道,泉州豐澤清源街道后茂社區(qū),有一個狹窄的鐵路涵洞。如果不想繞路一兩公里,這個涵洞是社區(qū)居民最常走的,對于到環(huán)清小學上學的孩子來說,這幾乎是必經之路。
但遇到下雨天,這個涵洞便泥濘不堪,甚至出現(xiàn)積水,居民和學生會冒險翻越鐵路。危險就此埋下,而且已經存在多年。前幾天雨水過后,涵洞又不好走了,后茂社區(qū)居民柯先生昨天無奈地向本報求助,希望這個問題能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和解決。
現(xiàn)場:水溝堵滿枯枝爛葉
涵洞在茂福路10號對面。昨天下午3點多,3名阿姨正在清理涵洞的泥沙,還有一側水溝的枯枝爛葉。涵洞上就是鐵路,兩側的鐵絲都出現(xiàn)缺口,有長期步行留下的痕跡。
一名姓宋的阿姨說,她們是社區(qū)雇的,昨天下午1點半開始清理,涵洞往一側水溝的暗管已經疏通好了,但因枯枝爛葉太多,路面下的水溝被堵死了。落葉來自周邊的龍眼樹,量太大,她預計要清理兩三天。
涵洞里的泥沙有一二十厘米深,加上車來車往,并不好清理,宋阿姨都是等沒車的時候再清理。涵洞另一側是一段簡易的排水溝,連接涵洞口的位置都是泥沙,沒有看到排水管。宋阿姨說,泥沙里其實有一根約10厘米粗的管道,堵塞后社區(qū)就會請她們來疏通。
行人:最怕遇到下雨天
“早該疏通清理了。”騎電動車經過的吳阿伯說,雖然沒有發(fā)生火車撞人事故,但前幾天下雨時,有個小朋友翻越鐵路到另一側時不慎摔了下來,身上多處受傷,讓人看了很心疼。
報料人柯先生表示,涵洞所在的茂福路周邊建筑與道路施工,很多建筑垃圾和水泥材料堆積在這里,加上鐵路兩側排水溝年代久遠,一下雨,溝渠的水就會溢出來,混合著泥沙流向地勢低洼的涵洞。如果遇到連續(xù)降雨或者暴雨,涵洞積水有時超過半米,根本無法通行,不想繞路又想圖便利的人就會翻越鐵路,這也是防護鐵絲出現(xiàn)缺口的原因。
一名準備到環(huán)清小學接孩子的家長擔憂地說,他們最怕下雨天,因為涵洞太泥濘或者積水,騎車會摔,有時就會偷偷翻爬涵洞,“其實我們也知道這樣很危險”。
下午5點,小學放學,孩子們陸陸續(xù)續(xù)往涵洞走來,記者隨機詢問了幾名學生,個別同學承認翻爬過鐵路。一名女同學說,因為老師經常會提醒不能翻爬,所以都會選擇繞路。
社區(qū):須在涵洞建排水道
記者現(xiàn)場觀察發(fā)現(xiàn),涵洞的問題主要出現(xiàn)在茂福路一側,因為排水管道太小易堵塞。兩側的管道為什么不一樣大?后茂社區(qū)的柯書記做了解釋。
原來,這個涵洞是當年修鐵路時,為了方便居民出行修建的,原本高約兩米。因為影響通行,2007年有居民提議要挖高一點,但鐵路主管部門是南昌鐵路局,申請不容易,申請通過后也是由對方人員改造。
柯書記介紹,涵洞積水是近幾年才出現(xiàn)的,所以在不影響鐵路的情況下,社區(qū)在涵洞兩側分別埋了下水管道,但因茂福路的遠端是北渠,無法直排,又不能從涵洞穿過,所以只好埋了一個小管道,連接村里的生活污水管道。這個管道只能解決平時生活污水排放,如果下雨或者強降雨,水就會溢出來形成積水,社區(qū)只好在另一側涵洞口埋一條小暗管排水。
柯書記表示,針對這次出現(xiàn)的問題,社區(qū)已經請人先行疏通。接下來,社區(qū)將會向上級部門打報告,看能否在涵洞中間修建一條排水管道,徹底解決隱患。
當然,在此之前,柯書記希望,社區(qū)居民不要冒險翻越鐵路,如果涵洞無法通行時,可以選擇繞個一兩公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