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妹子唐佳在惠安辦起共享書屋

臺海網(wǎng)8月22日訊 據(jù)東南早報報道,這個暑期,惠安紫山鎮(zhèn)紫山村下村自然村的一戶民宅,每天約有30名小學(xué)生進進出出,他們都是到這里的共享書屋看書的。書屋的經(jīng)營者是出生于1990年的唐佳,她的娘家遠在四川,遠嫁惠安的她感恩當(dāng)年在汶川地震中獲救,在婆家辦起了共享書屋,自掏腰包購書,免費供附近村莊的小學(xué)生閱讀。
地震中獲救心懷感恩
購書1700冊辦起共享書屋
“別人幫了我,我心里存著感激。”唐佳介紹,2008年汶川地震時,她家處于重災(zāi)區(qū),由于山村閉塞,起初救援隊伍沒發(fā)現(xiàn)他們,村里人斷水?dāng)嗍骋恍瞧?,在幾乎絕望的時候,終于有志愿者到來,給予了救助。
“2008年,我認識了現(xiàn)在的老公。”唐佳說,2010年,她遠嫁到泉州惠安。“這么多年來,我一直想著做點什么回報社會。”唐佳說她辦共享書屋,是受到一些公益項目的啟發(fā),加上自己也喜歡閱讀。
唐佳的兒子今年讀小學(xué)二年級,家里買了各種課外讀物,“有些書兒子讀完就擱置了,感覺很可惜,何不分享出來呢?”有了這樣的想法后,今年6月,唐佳在婆家辦起了共享書屋。“買了1700冊書籍,花了兩三萬元。”唐佳還發(fā)起倡議,號召村民們把一些家里閑置、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籍拿到書屋分享。
每天30多名小學(xué)生來讀書
書屋常組織閱讀分享活動
“上午一撥人,下午一撥人,每天約有30名小學(xué)生來看書,有的在書屋里閱讀,有的則借回去看。”唐佳說,來讀書和借書的都是住在本村或附近村莊的孩子。
“做這個共享書屋,老公很支持。”唐佳說,起初婆婆不理解,覺得她做這事不僅沒賺錢還要花錢,但后來慢慢也理解了,知道她是在做好事,也很支持她。
“為了辦共享書屋,我去一些教育機構(gòu)學(xué)習(xí),搞一些小活動,讓他們互動起來。”唐佳說,除了提供孩子們閱讀空間,她會時不時地組織開展一些交流活動,讓孩子們分享閱讀感想,提高表達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