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公公“凹”起造型來,那也是很拼的!一把年紀了,時不時就戴戴美瞳來個日暈,迷得地球人眼花繚亂看不過來。

泉州市區(qū),燕尾脊上的日暈秀
臺海網(wǎng)5月11日訊 據(jù)閩南網(wǎng)報道 昨天中午,泉州的小伙伴們就享了一把日暈眼福!欣賞著天幕里自帶主角光環(huán)的太陽,撩撥了紅磚大厝燕尾脊,狂攬了朝天門,還在真武廟前歇了歇腳,朋友圈分分鐘變身日暈攝影大賽的舞臺。
35歲的自由攝影人樹熊,一得知泉州日暈,便飛奔回屋取相機,3分鐘從泉城北路趕到了朝天門。12點10分,日暈已經(jīng)褪去一部分,樹熊匆匆忙忙地“凹”了兩張比較滿意的古城日暈圖。
泉州一中地理老師陳華彪介紹,日暈常出現(xiàn)在白日當頭時分,時間大概在上午10點到下午2點。因為日暈的形成與高空中的卷云層有關(guān),風吹云走,太陽西沉,角度一變,日暈很快就會消失。日暈的七彩光圈,與彩虹正好是相反的,不過有追日暈愛好的小伙伴們切記,不能直視日暈超過3分鐘,否則對視網(wǎng)膜有一定傷害。
氣象諺語里的“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許多人把日暈當成天氣變化的前兆。陳華彪解釋說,這是古人根據(jù)經(jīng)驗推測總結(jié)的,存在一定概率,但并不能作為科學依據(jù)。

成都網(wǎng)友拍到的“雙蛋黃太陽”
昨天泉州這出日暈大秀,讓人想起來昨天的微博熱搜“成都現(xiàn)雙蛋黃太陽”:前天早晨,成都市民拍日出時,拍到了兩個太陽。
圖片被網(wǎng)友們傳成了“幻日”,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幻日”是一種陽光折射的大氣層光學現(xiàn)象,一般出現(xiàn)在高緯度、天氣較冷的北方冬天,需同時具備風雪、薄云、和零下30℃以下等苛刻條件,才能出現(xiàn)。
@果殼網(wǎng) 轉(zhuǎn)載了網(wǎng)友“丘寒”的解讀,提醒市民“好好擦玻璃”,所謂成都雙蛋黃太陽,極有可能是鏡頭鬼影或者是窗戶玻璃的反光,并不是幻日。(海都記者 黃曉蓉 吳月芳 田米 文/圖)
晴晴熱熱再兩天 周末雨水要包場
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昨天中午泉州出現(xiàn)日暈,是意味著要變天嗎?
暫時不會。根據(jù)泉州市氣象臺預報,延續(xù)昨日酷暑將至的氣息,今天的大格局還是晴朗升溫,伴隨較強紫外線,不過山區(qū)午后需要防陣雨或雷雨。
“暫時不會變天”這6個字的有效期,截至本周末。雨水已在醞釀,偏北的福州今夜起局部迎強對流,明后天大雨來襲,當然氣溫影響不太大,畢竟眼看就入夏了。(海都記者 吳月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