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地雙方互贈錦旗,表達軍民魚水之情。(王雙季攝)
臺海網(wǎng)10月13日訊 據(jù)東南網(wǎng)報道 經(jīng)過近半個月的艱苦奮戰(zhàn),駐德?lián)岆U救援的武警交通部隊官兵圓滿完成了南埕、水口兩鎮(zhèn)道路搶通、保通任務。12日上午10時,在德化縣南埕鎮(zhèn)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舉行簡短而熱烈的歡送儀式。儀式上,軍地雙方互贈錦旗,表達軍民魚水之情。
“蹬車返營!”10時15分,隨著武警交通第三總隊副總隊長陳禮錦一聲令下,武警交通第三總隊第八支隊一大隊120名前來德化救援的官兵迅速蹬車,在德化南埕、水口100多名鄉(xiāng)親依依不舍的送別中,駛離南埕,返回駐地。
受臺風“鲇魚”影響,9月28日凌晨,德化縣多處路段發(fā)生山體滑坡,南埕鎮(zhèn)塔兜、棗坑,水口鎮(zhèn)梨坑、承澤、昆坂、毛厝等7個村道路受阻,斷水、斷電,與外界阻隔,成為“孤島”。
武警交通部隊接到救援命令后,立即調(diào)集120名官兵、40余臺(套)大型機械緊急馳援,于9月28日19時進駐德化,開赴災區(qū)全力展開道路搶通。

軍地雙方互贈錦旗,表達軍民魚水之情。(王雙季攝)
泉州市和德化縣主要領(lǐng)導,多次率領(lǐng)交通、公路等部門,深入水口、南埕兩鎮(zhèn)災區(qū),協(xié)同武警交通部隊指揮相關(guān)救援工作。武警交通部隊八支隊廣大官兵黨性強、作風硬、指揮得當、措施有力,克服救援節(jié)奏快、陰雨連連、酷熱高溫等困難,以極強的責任心和高度的責任感,連續(xù)作戰(zhàn)、精準作業(yè),并組織“送糧小分隊”為受困群眾送糧、送油、送藥,成為德化搶險救災的一支“定海神針”。
10月3日和4日,南埕到塔兜、棗坑的南塔公路和水口鎮(zhèn)通往犁坑村、承澤等4個村的道路相繼打通,恢復了與外界的交通聯(lián)系。道路搶通后,部隊全力投入防范第19號臺風“艾利”的工作,維護道路安全暢通。據(jù)統(tǒng)計,進駐德化15天來,武警交通部隊累計排除溜方等險情86處,清理塌方30余萬立方米,搶通道路48公里。

武警交通部隊官兵從村民手中接過沉甸甸一籃子柑桔上路。(王雙季攝)
得知部隊官兵要離開,許多村民早早來到德化縣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武警交通部隊的臨時駐地,送別武警官兵。臨別時,村民們點燃鞭炮,用德化鄉(xiāng)間最傳統(tǒng)的習俗,祝福他們一路平安。還有更多的村民將籃子中的橘子、雞蛋、玉米往即將離開的官兵們手里塞。
此前,當?shù)卮迕駷榱吮磉_對武警官兵的感激之情,曾兩三次將家里的雞、鴨、玉米、蛋等送到駐地,給官兵品嘗。
“熱烈歡送人民子弟兵!”“搶險救災,真情為民!”“德化人民永遠感謝英雄子弟兵!”……在送行隊伍中,來自水口鎮(zhèn)梨坑村的幾位村民用毛筆在大紙板上寫下祝福的話語,以表達對武警官兵的感激之情。
“這份情,我們永遠記在心間。”陳禮錦也被當?shù)卮迕竦纳钋樗袆?,他代表部隊感謝泉州市、德化縣各級政府、部門對部隊的全力支持和提供全面的保障,駐地群眾的擁軍情懷,讓他深受感動。

在村民的鞭炮聲中,武警交通部隊官兵撤離德化南埕臨時駐地。(王雙季攝)

村民自發(fā)排長隊,舉起祝福牌子,揮手送別武警交通部隊官兵。(王雙季攝)

村民自發(fā)排長隊,舉起祝福牌子,揮手送別武警交通部隊官兵。(王雙季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