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9月29日訊 據(jù)泉州晚報報道,在市區(qū)北門街街邊,有一座約所關帝宮,宮廟不大,是鬧市里的僻靜一隅。92歲的饒甘治阿婆在這里常年駐守,每天雷打不動地來開門、上香,就是不想讓這宮廟斷了香火。而她現(xiàn)在有了擔憂,宮廟年久失修卻缺少資金修繕,而她也想找到一位可信任的人來接替她,繼續(xù)守著這份信仰。

92歲守廟老人饒阿婆
曾主持重建廟宇日日守廟香火不斷
據(jù)記載,過去泉州有七城門,七城門頭七座關帝廟。廟后右邊必挖一水井,傳可給關帝通向陰司。廟左后必種大榕樹,傳可為關帝通向天上。而其中,北門關帝廟就在都督巷口邊,又稱為約所關帝宮。
走進廟宇,饒阿婆正和三個老同伴打紙牌。她一頭白發(fā),雖走路略有些踉蹌,聽力卻還挺好。饒阿婆是惠安人,早年嫁來如今的泉山社區(qū)。
由于年事已高,饒阿婆的記憶已有些零碎。她說約所關帝宮里供奉著關帝爺、楊大帝、狄夫人媽、土地公及觀音娘娘。
2002年,恰逢北門街舊城改造之時,饒阿婆牽頭主持重建約所關帝宮,在眾信眾的支持下,原已破敗不堪,幾近倒塌的約所宮又煥然一新。
而重建后的宮廟內(nèi)物品屢現(xiàn)被盜,為此,饒阿婆又發(fā)起在宮廟四周裝起鐵圍墻,她也做起了守廟人。
每天早上7點,饒阿婆準時來開宮廟的門,焚香點燭后,回去吃點早餐再來守廟,下午1點半,她又走來宮廟開門,一直守到五六點才離開。
“我要不來開門,這宮廟就得關了,有人要上香就進不來了。”饒阿婆說。
廟內(nèi)梁柱被腐待修繕
想找可信任接班人
“以前聽人說,約所宮里的關帝爺跟涂門街通淮關岳廟的關帝爺是同一顆大樹,切兩半雕刻的,但這里的香火就遠不比那里的旺。”饒阿婆說,北門街還沒改造前,廟外還可以搭臺唱戲,祭祀的日子很是熱鬧。而現(xiàn)在約所宮信眾少,平常來上香的人也不多,添香油錢僅夠宮廟內(nèi)日常水電費的支出。
由于缺少維護,廟內(nèi)的梁柱有多處被白蟻侵蝕受損,饒阿婆很是揪心,“這宮廟要是哪一天守不住了怎么辦?”
饒阿婆惦記著自己年紀越來越大,希望能有人接替她守住這座宮廟。“最好是我們這的人,信得過的,有能力主持修繕宮廟的。”
記者從鯉城區(qū)民宗局了解到,約所關帝宮屬于民間信仰活動場所,沒有納入民宗局管理,日常管理由民間信眾自己發(fā)起。
約所關帝宮所屬轄區(qū)社區(qū),鯉城區(qū)開元街道泉山社區(qū)黃書記也表示,轄區(qū)里的宮廟平日里都由各自信眾自行管理,除非如臺風天等特殊情況時會做一些安全隱患的排查和提醒。對于宮廟的修繕,可借鑒其他宮廟的做法,通過成立理事會等籌款和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