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6月25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道 24日,永安國有林場的科研人員來到福建柏良種栽培現場,檢測福建柏生長狀況。進入夏季,永安國有林場的科研人員日常要觀察新造林子情況,并做好記錄,定期開展討論分析會,研究林木生長態(tài)勢。
福建柏是我國特有珍貴用材樹種和優(yōu)良庭院綠化樹種,是福建省鄉(xiāng)土珍貴用材樹種,也是三明各縣(市、區(qū))適宜的栽植樹種。
2019年以來,永安國有林場承擔了中央財政林業(yè)科技推廣示范項目《福建柏良種及培育技術推廣示范》,推廣應用“福建柏優(yōu)良種源和家系選擇及培育技術研究”成果。通過集約化栽培、科學化管理,新造福建柏良種示范林100畝、新建福建柏大徑材示范培育基地272畝。中央財政林業(yè)科技推廣示范項目建設以來,增加了周邊林農社會用工2616個工日。同時,項目的實施改善了林地生產力,更好地維護了森林生態(tài)平衡。
“如何選擇造林地?怎么撫育管理?施肥怎么把握?白螞蟻怎么防治……”林場的科研人員從選購良種、精心栽植、適時間伐、施科技肥、科學防治等管理措施嚴格按照優(yōu)質高效栽培技術要求,高效栽培出372畝速生豐產優(yōu)質的福建柏林分。截至目前,永安國有林場的福建柏大徑材培育示范基地內,新造良種示范林幼樹全高已達110厘米,2年平均胸徑增長達2厘米;林下套種珍貴樹種紅錐,1年平均全高已達100厘米,復層異齡針闊混交林初露雛形。(通訊員 魏興谷 章進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