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8月28日訊 據(jù)三明日報報道(賴全平 謝金鳳) 折翼的雄鷹想高飛,折翼的天使也有夢。和很多人一樣,他們經(jīng)歷了12年寒窗苦讀;和很多人不一樣,他們因身體殘疾,比常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與艱辛。近日,筆者走訪了兩名殘疾人準大學生,發(fā)掘他們背后鮮為人知的動人故事。
肢殘青年發(fā)憤苦讀
8月20日,18歲的寧化小伙孫煒有生以來第一次離開家鄉(xiāng),遠赴千里之外的新疆石河子大學報到、注冊。
孫煒,寧化縣淮土鎮(zhèn)孫坑村人,左手先天性癱軟,雙臂無力,生活難以自理,有時連穿衣服的力氣都沒有,屬肢殘三級。他忍受著病痛的折磨,發(fā)憤苦讀,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獲得的獎狀貼滿了一面墻。今年高考,他以理科509分的成績被新疆石河子大學經(jīng)濟學專業(yè)錄取。
雙臂無力意味著什么?面對身體的殘缺、內(nèi)心的煎熬,孫煒卻選擇笑對人生,沒有因此停止追逐求學夢。從用筷子練寫字,到能做簡單的家務,他每天堅持肢體練習,經(jīng)常練得雙臂酸痛,但他從來沒有放棄,一邊磨練自己,一邊慢慢適應生活。
“他從小就很努力,每天晚上學習到凌晨,早上五點便爬起來讀書。家里人從不逼他或者催促他讀書,但他很自覺。”孫煒的父親介紹道,他從小就很懂事,立志考上大學,寫的字、做的作業(yè)并不比正常人差。
“社會愛心人士給我的幫助太多了,我只想用優(yōu)異的成績回報他們,進入大學后我要更加努力,將來為社會多做貢獻。”孫煒感激道。
母親陪讀視障兒子
“高考分506分,超出理科一本線13分,我很開心。”寧化縣水茜鎮(zhèn)廟前村青年雷珂宇接到福建工程學院錄取通知書后,禁不住流下激動的眼淚。
雷珂宇,今年18歲,屬視力三級殘疾。6歲那年,他的右眼不慎被水牛踢傷,導致右眼失明,不得不安裝假眼,依靠左眼視力進行學習與生活。
雷珂宇讀書很努力,成績一向優(yōu)秀,順利考入縣重點高中。高中階段的學業(yè)明顯加重加深,他因為視力殘疾,看黑板和課本都比別人費力,高一那年成績嚴重退步。得知兒子成績大幅下滑,在廣東務工的母親毅然回到寧化,進城租房,陪伴兒子讀書。在家人和老師的鼓勵下,雷珂宇及時調(diào)整學習狀態(tài),勤預習,多復習。功夫不負有心人,雷珂宇的成績進步很大,最終被福建工程學院車輛工程專業(yè)錄取,圓夢大學路。
“老師的諄諄教誨,母親的陪伴支持,同學的互相鼓勵,讓我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雷珂宇表示,拿到錄取通知書后,水茜鎮(zhèn)殘聯(lián)干部還專程到他家宣傳助學政策,9月初,他將開啟新的求學征程。
采訪感言:人生,難以一帆風順,總會遇到許多坎坷。殘疾人因為自身因素,更要積極地面對坎坷,自強不息,努力走出人生陰霾。請相信,上帝為你關閉了一扇門,就一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強者,不管人生道路如何艱險,只顧風雨兼程。請堅信,陽光總在風雨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