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年春祭媽祖大典恢宏大氣、莊嚴肅穆。 通訊員 叢文俊 攝
7條彩色巨幅綢帶連向媽祖金身,寓意海洋文化與媽祖文化完美融合。通訊員 林春盛 攝
5月1日上午,紀念媽祖誕辰1064周年大會暨甲辰年春祭媽祖大典在莆田湄洲媽祖祖廟天后廣場舉行,海內外媽祖文化機構代表、媽祖信眾及各界人士等上萬人歡聚一堂,共襄民俗文化盛典。
上午10時許,天后廣場禮炮齊鳴,旌鼓擂動,編鐘奏響。在通贊的主持下,儀仗隊、儀衛(wèi)隊就位,歌生、樂生、舞生就位。樂曲聲中,主祭人、陪祭人身著傳統(tǒng)禮服,遵循禮制,虔誠進謁。隨著古樂奏響,舞生翩翩跳起八佾舞,舞姿或妙曼或雄武,體現(xiàn)媽祖舍身濟難、慈海護航的精神內涵。
作為媽祖信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媽祖祭典歷經(jīng)千年傳承,與黃帝陵祭典、祭孔大典并稱為“中華三大祭典”,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有著獨特的文化內涵和歷史、航海、宗教、民俗、藝術等價值。整個祭典近40分鐘的展演,精彩重現(xiàn)了歷代朝廷御祭和民間祭祀相結合的豐富內涵,恢宏大氣、莊嚴肅穆。
當天的活動除了海峽兩岸暨香港地區(qū)的信眾外,還有來自新加坡、泰國、玻利維亞、捷克、巴西、菲律賓等國家的信眾。
臺灣臺中大莊浩天宮重建主委王經(jīng)綻表示,臺灣有三分之二的民眾信仰媽祖,媽祖信俗早已融入臺灣民眾的生活中。兩岸同胞共同紀念媽祖誕辰1064周年,不僅是對媽祖精神的傳承和弘揚,而且能增進兩岸民眾的感情。
“東南亞是海外華人最集中的地區(qū),也是媽祖文化信仰的密集地。”泰國中華總商會主席林楚欽表示,媽祖不僅是“海上守護神”,也是海外華僑華人在外謀生、戰(zhàn)勝困難險阻的精神寄托,更是緊密聯(lián)系華僑華人的文化紐帶。
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董事長林金贊表示,舉辦春祭媽祖大典等一系列活動,就是要講好媽祖故事,打造媽祖文化的國際品牌,提升媽祖文化的海內外影響力,當好媽祖文化的守護者、傳承者、弘揚者。
2009年9月,媽祖信俗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成為我國首個信俗類世界遺產(chǎn)。迄今從湄洲媽祖祖廟分靈的媽祖宮廟有1萬多座,遍布五大洲50個國家和地區(qū),媽祖信眾超過3億。
每年媽祖誕辰日前后,海內外媽祖信眾都會跨越千山萬水,恭送分靈媽祖回到湄洲島謁祖進香,以“回娘家”省親的方式尋根溯源,俗稱“天下媽祖回娘家”。今年正月以來,已有上千個進香團來到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掀起“天下媽祖回娘家”熱潮。
(記者 陳盛鐘 何金 通訊員 程黎婷)
(來源:福建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