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2月5日訊(海峽導(dǎo)報記者 朱黃 沈威)我的家鄉(xiāng)在莆田西天尾。大年三十子時,家人都會擺出“六齋”、“十味”等,擺滿供桌,點起香燭,全家人跪拜天地和先祖。這一儀式稱作“辭年”。
臘月廿九,吃過晚飯,家中主婦便要做最后的準備。我家是大家族,大伯母是家中的“主祀官”。
沒想到,丙申年的“辭年”,被當晚一條微信傳言改變:“各位鄉(xiāng)親父老,今年三十格外特殊,不太吉利,不宜祭祀。”許多微信群里都在爭論是否把“辭年”時間提前至臘月廿九夜里。多數(shù)家族都選擇觀望,我家也是。
晚上10點后,周邊的爆竹聲此起彼伏。在大廳來回踱步的大伯母深呼吸一口氣,向家里人下達了指令:都來拜……
大年三十早上,主持宗族祭祀事務(wù)的老族長說,三十子時才是祭拜天地的吉時。
唉,別輕信傳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