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寧德市藝術館主辦的“畬繡拾光”畬族刺繡非遺傳承手作課,在福安市畬族文化中心開班,首期20多名刺繡愛好者參加培訓。
“舉辦這次公益培訓,旨在推動畬族刺繡傳統(tǒng)非遺技藝的保護和傳承,為文創(chuàng)與旅游業(yè)的融合發(fā)展打好基礎。”閩東畬族傳統(tǒng)服飾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鐘桂梅表示。
畬族刺繡以濃郁的民族特色和精湛技藝聞名。其構圖多取材于自然與生活,鳳凰、牡丹等意象既呼應畬族“鳳凰圖騰”的信仰,又寄托畬族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畬族刺繡色彩運用大膽濃烈,凸顯生命力,所用布料粗獷,針法以“盤繡”“平繡” 等技藝為主,一針一線皆蘊含著民族記憶的延續(xù)。(閩東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