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7月30日訊 據(jù)閩東日報報道 7月29日,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局獲悉,2020年7月29日至2021年12月,全市集中開展“青山掛白”專項治理工作。市自然資源局制定專項治理工作方案,牽頭抓好落實。
在治理過程中,各地政府和市直相關單位將堅持“屬地管理”和“誰破壞、誰修復”的原則,對全市范圍“青山掛白”進行綜合治理,包括城鎮(zhèn)區(qū)、工業(yè)園區(qū)、風景名勝區(qū)、鐵路、高速公路、國道、省道沿線及三都澳沿海一重山范圍,特別是中心城區(qū)、三嶼園區(qū)、壽寧縣下黨鄉(xiāng)、福鼎市太姥山與赤溪村、屏南縣白水洋、蕉城區(qū)霍童鎮(zhèn)等敏感重點區(qū)域,進行生態(tài)修復,努力實現(xiàn)綠水青山。
據(jù)悉,各縣(市、區(qū))需統(tǒng)籌安排整治資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講究方法,搶抓冬春有利時機,落實生態(tài)復綠措施。通過種植爬山虎、葛藤、黃梔子等生命力強的植物對立面進行治理,采取工程措施(包括設置擋土墻、修建排水渠等),在坡面種植適宜灌木、播撒草籽等。同時,各縣(市、區(qū))需立即行動,開展摸底,制定計劃,組織育苗,扎實推進,應在2020年底至少完成3個以上“青山掛白”治理示范點。(見習記者 陳映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