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盤點機器人在南平市圖書館大廳內“上崗” 東南網(wǎng)記者 肖練冰 攝
近日,陸續(xù)有市民前往南平市圖書館辦理“讀者證”,并在館中體驗全竹概念智能圖書館服務。
“你好,請問少兒閱覽室在哪里?”大廳內,圖書盤點機器人正引導前來參觀的學生前往少兒閱覽室。跟隨機器人,記者在少兒閱覽室看到能滿足少兒不同年齡段高度的桌椅,琳瑯滿目的圖書整齊地碼放在書架上。在這里,讀者可以通過少兒繪本學習機的投影動畫、音頻解讀等,快速進入書本的世界。

機器人引導學生前往少兒閱覽室 東南網(wǎng)記者 肖練冰 攝
此外,館內還設有24小時自助閱覽室、文化沉浸閱讀體驗空間、報刊閱覽區(qū)、普通文獻閱覽區(qū)、地方文獻閱覽區(qū)、期刊閱覽區(qū)等多個功能區(qū)域,以滿足不同讀者的多樣化閱讀需求。
據(jù)悉,南平市圖書館總建筑面積約2.5萬平方米,以朱子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為主要元素,將竹元素巧妙融入造型設計之中,凸顯新南平城市特質。“這里是全國首個全竹概念的圖書館,絕大多數(shù)用材都是竹制或仿竹、仿木材料。”南平市圖書館館長劉忠旺介紹。館內,設計圖書庫藏量100萬冊,目前擁有館藏紙質圖書近50萬冊,電子圖書約15萬冊。

圖書館大廳內市民咨詢辦理“讀者證”事宜 東南網(wǎng)記者 肖練冰 攝
如何在浩瀚如煙的書海中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書?南平市圖書館推出“AI智慧館員”智能服務平臺,讀者可通過與平臺互動,快速定位到書的具體位置。該平臺包含AI咨詢、AI薦書、AI找書、AI讀書等板塊,借助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和大數(shù)據(jù)算法,隨時為讀者答疑解惑,無論是開館時間、辦證指南,還是借閱流程等,均能為讀者提供高度精確的檢索服務以及館內信息支持。

南平市圖書館內部 東南網(wǎng)記者 肖練冰 攝
除此之外,南平市圖書館還引入“黑科技”——AI視覺圖書定位(盤點)管理系統(tǒng),同時配置智能圖書盤點機器人及智能書架,市圖書館專技人員表示,“這個系統(tǒng)將原本需要幾天甚至一周的圖書盤點工作,縮短到數(shù)個小時內完成,確保各類圖書‘各就其位’,從而讓讀者實現(xiàn)快速找書。”

圖書館二樓的“書山” 東南網(wǎng)記者 肖練冰 攝
來到二樓,迎面而來的是視覺震撼的浩瀚“書山”,其中擺放了《二十四史》《中華經(jīng)典名著》等名著典籍,“書山有路勤為徑”,登上“書山”便能抵達朱子館、建本館兩大特色館,讀者可以在這里查閱朱子理學的紙質文獻、電子圖書資源,還能在古籍展陳、印刷體驗中感受“千年建本”的魅力。
“館內的朱子文化特色館,收錄全國各地研究朱子理學的機構、專家學者、學術成果等文獻,我們計劃在3-5年內,打造大數(shù)據(jù)資源最全面的朱子文獻庫。”劉忠旺介紹,館內的朱子文化、茶文化、建本建盞文化等主題閱讀空間的打造,將進一步傳承、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市民使用南平市圖書館總分管資源共享平臺 東南網(wǎng)記者 肖練冰 攝
“我十分喜歡這個圖書館,它很美,很有科技感,我希望在這里辦一個借書卡,以后能經(jīng)常來這里讀書、借書。”建陽師范附屬小學五年級學生謝子妍興奮地說道。
為構建全域閱讀服務網(wǎng)絡,南平市圖書館以數(shù)據(jù)管理和資源整合為基礎,建設全市統(tǒng)一的公共圖書館集群管理系統(tǒng)與文獻查閱中心,提供館藏查詢、地方特色數(shù)字資源查詢、圖書續(xù)借、在線咨詢、意見反饋等自助式服務。“讀者可以在這里查詢到全市各個縣市的館藏圖書,在登記個人信息后,圖書會以貨到付款的形式郵寄到讀者家中,打通基層閱讀服務‘最后一公里’。”劉忠旺介紹。

工作人員示范如何使用自助借還機 東南網(wǎng)記者 肖練冰 攝
館內還配有自助借還機、書籍殺菌柜以及智能分揀等設備,通過全天候運轉的自助還書終端,即使在閉館時段,讀者也能輕松完成還書操作。具有“智能分揀+精準歸架”能力的智能分揀設備可以智能識別歸還的文獻,完成分類傳輸與架位匹配的工作。
在24小時自助閱覽室內,讀者許婷正帶著兒子坐在太空椅內體驗智能聽書,“這里環(huán)境非常好,線上閱讀的智能化讓我耳目一新。我很喜歡這里的親子閱讀區(qū)域,很適合帶著孩子靜下心來看書。”

負一樓親子閱讀區(qū)域 東南網(wǎng)記者 肖練冰 攝
不僅如此,圖書館還會不定期舉辦各類活動,如9日開始的“你選書 我買單”活動等。接下來,“遇見圖書館”攝影比賽、“書海狂想·換書派對”、“閱讀無界·科技無限”智慧圖書館體驗日、“童心繪夢·故事奇遇”繪本魔法故事會等活動陸續(xù)開展,市民可根據(jù)南平市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的推文獲悉具體時間參與活動。
來源:新福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