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麗美(右)入戶與村民交流。(資料圖片)
講述人:雷健亮(古縣村村民)
臺海網(wǎng)9月4日訊 據(jù)福建日報報道 “現(xiàn)在我家的日子好起來了,可阿美書記卻再也看不到了。”提起孫麗美,霞浦縣古縣村村后自然村村民雷健亮說,她是幫他渡過難關的“擺渡人”。
2018年,雷健亮在干重活時舊傷復發(fā),做完腰椎間盤突出手術后在家休養(yǎng)。“那段時間,爺爺和爸爸相繼去世,媽媽在干農(nóng)活時摔傷了腿,我自己也剛做完手術,家里沒有勞動力,收入來源都斷了,一家人急得團團轉(zhuǎn)。”雷健亮說。
在一次對村后自然村的巡查中,孫麗美得知了雷健亮一家的困境。“她當時到我家了解情況,提出要幫我們辦理扶貧貸款。”那時的雷健亮正被老人的喪葬費、家庭生活開支、術后復查費壓得喘不過氣,這筆3萬元的扶貧貸款猶如一場及時雨,化解了這個家庭所面臨的經(jīng)濟壓力。
“我沒什么文化,申請貸款的表格都是阿美書記幫忙填寫的。領款那天,也是她領著我和我媽媽去銀行的。”雷健亮說。
這幾年每逢春節(jié),孫麗美總不忘到雷健亮家里看看,遞上幾百元慰問金。“快過年了,這些錢不多,就給孩子買兩身衣服,家里添置點糧油米面。”回回來,孫麗美都這樣說。后來,雷健亮才知道,這些慰問金都是孫麗美自掏腰包拿給他的。
“她對工作很上心,村民有不了解的事情,她都會及時耐心地跟大家溝通。如果電話里說不清楚,她就到家里來說。”雷健亮說,孫麗美的那輛電動車令他印象深刻,“只要看到阿美書記的電動車停在誰家門口,大家就知道她肯定又下來走訪或為村民答疑解惑了”。
(本報記者 朱子微 通訊員 盧偉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