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7月7日訊 據(jù)海峽教育報·新福建客戶端訊 7月7日中午,高考語文考試一結(jié)束,作文則成了網(wǎng)友熱議的話題。
那么,今年高考作文你會怎么寫?海峽教育報記者邀請了福州一中名師王兆芳對今年高考作文進行點評,一起來看看!
2020年福建高考作文(全國Ⅰ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佐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后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yè),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yè)。后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鬃诱f:“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司馬遷說:“天下不多(稱贊)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班級計劃舉行讀書會,圍繞上述材料展開討論。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你對哪個感觸最深?請結(jié)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fā)言稿。
要求:結(jié)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化傳統(tǒng)中的現(xiàn)代精神與情境化應用性寫作
福州一中語文組 王兆芳

2020年高考作文終于出爐了。課標一卷作文題是一篇材料作文題,材料是一則春秋時代鮑叔與管仲的故事。該故事包含了豐富的文化信息、多元的精神品格、廣闊的反思空間,對后人產(chǎn)生了深廣的影響,連孔子、司馬遷也下筆評點。而把這個故事作為高考考題材料,則體現(xiàn)了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精神尋根、文化自信的價值導向,簡直太棒了!
寫作要求中,“班級計劃舉行讀書會”,體現(xiàn)了近年高考命題的情景化趨勢;“班級”貼近考生情境,“讀書會”強化書香中國的輿論,并對今后的語文教學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發(fā)言稿”則是典型的應用性寫作;允許自主選擇不同人物進行自由談“感觸”,則體現(xiàn)了命意的寬容和自由。可以說,這道題很好地實踐了近年高考改革的諸多成果。
更妙的是,“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你對哪個感觸最深?”這個命題設計,立足當代中學生,立足個體的“你”,來思考、討論古代人物,古今對接,年代跨越;既提供了具體材料作為論述的抓手而不致于空泛,又提供了三個人物、不同角度進行反思的余地;既不割裂古代文化傳統(tǒng),又能激發(fā)現(xiàn)代意識,反觀當下情境??梢哉f,本題立意高、理念新、有文化、有技巧,必將在高考史上留下美麗的痕跡。
要寫好這一篇作文,“請結(jié)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fā)言稿”,只要符合題意,完成規(guī)定的寫作任務,寫一篇發(fā)言稿是不難的,也不必過于擔心偏題跑題。但要在眾多文章中勝出,則需要對該故事細節(jié),甚至更廣闊的古代文化語境的熟悉,也需要對三個人物的果斷主評判,更需要選定人物、立下觀點后的有效說理,同時還需要面對全班發(fā)言的得體表達。能做到這些的,一定是平時多讀書、有文化、善思考、有主見的好學生。 (來源:海峽教育報 記者 羅小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