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啟動 主辦方供圖
臺海網6月9日訊 據東南網報道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和對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傳承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促進閩臺文化交流,傳承革命文化、紅色基因,6月8日,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福建省文物局、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聯(lián)合主辦的2019“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福建主會場啟動儀式在福州三坊七巷光祿吟臺舉行。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以“非遺保護中國實踐 閩臺傳承”和“保護革命文物 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以“傳承文化根脈,共筑民族未來”和“弘揚革命精神,匯聚發(fā)展動力”為口號,分為主會場活動和各地分會場活動兩個部分,全省組織開展200多項宣傳展示展演系列活動,內容豐富,亮點紛呈。
作為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省文物局舉辦系列紅色展覽和宣教活動,充分展現(xiàn)紅色文化在堅定文化自信、傳承中華文明方面起到的獨特作用。
啟動儀式隆重舉行
節(jié)日當天,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黨組副書記吳賢德、省政協(xié)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副主任逄立左、省委宣傳部副巡視員卓少鋒、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林守欽、省文物局副局長林文珍等領導蒞臨啟動儀式現(xiàn)場。
活動現(xiàn)場公布了三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qū)分縣名單,并對福建省文化館志愿者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進行表彰,文物安全志愿者現(xiàn)場宣誓。紅色京劇唱段、童聲合唱團的紅色歌曲串燒等表演,以其獨特的魅力,調動了現(xiàn)場觀眾的情緒,將全場氣氛推向高潮。
林守欽在致辭中表示,保護好福建文化遺產,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我們要改革創(chuàng)新,積極作為,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文化遺產,守護自然珍寶、擦亮文化瑰寶,讓文化和自然遺產在新時代綻放新光彩,為文化強省建設作出新貢獻。
紅色基因 數(shù)字傳承
福州,作為福建省歷史文化名城,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結合主題推出“坊巷春曉——福建革命歷史述略展”,介紹三坊七巷革命歷史人物及故事,展出戰(zhàn)爭紀念品、革命者書信、手稿等約41件革命文物。
值得一提的是,展覽還特別設有VR互動展示區(qū)域,讓觀眾身臨其境體驗“松毛嶺戰(zhàn)役”,感悟革命先輩的愛國情懷。通過虛擬現(xiàn)實的運用、科技與紅色文化的結合,觀展之旅變得趣味十足。該展覽已于6月7日在南后街75號館開展,展期至2019年6月13日。
系列活動 精彩紛呈
本次“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以南后街75號館為主活動區(qū)域,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館長楊衛(wèi)東現(xiàn)場開展“福建紅色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主題講座、高校青年黨員重溫入黨誓詞、冰心“小桔燈”少兒手工制作體驗及三坊七巷紅色路線串游等活動。場館內更設有紅色文創(chuàng)展銷區(qū),精美的紅色文創(chuàng)產品,讓更多市民了解其背后的紅色故事,助力打造福建文化品牌。福建民俗館分會場還將在夜間上演精彩的京劇演出,將“紅色文化”推行到底。
本次活動旨在借此契機,充分挖掘福州三坊七巷紅色文化史,展現(xiàn)福建革命老區(qū)的紅色文化,引導人民群眾積極參與文化遺產保護,激活紅色血脈,傳承福建紅色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