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1月11日訊 據(jù)閩南日報報道,驚喜,成為新年伊始廈漳跨海大橋上往來車主間出現(xiàn)率最高的詞匯。
2019年1月1日起,往返于漳州招銀港站(或海門島站)至廈漳大橋站的安裝使用ETC(閩通卡)的7座及以下的小型客車,每一個自然年度通行費將不超過300元。“不用辦卡、不用充值年費,一趟都不用跑、一份材料都不用交就能享受到優(yōu)惠福利,感覺跟做夢一樣。”常年往返廈漳兩地的“候鳥族”陳琳婷感嘆道,“就像是迎頭砸下來一個‘大禮包’,實在是太驚喜了!”
家住龍海市港尾鎮(zhèn)沙壇村、在廈就職九年的林煌則為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從大橋運營初期的單程25元下調到5元后,已然為幾乎天天自駕往返廈門和漳州的他節(jié)省下了大筆出行開支。去年一年中,每天過橋上下班林煌大約花了3600余元通勤交通費;今年實行大橋通行費“按年優(yōu)惠”新政后,他整年最多只需花費300元即能在廈門灣兩邊暢快穿梭,“節(jié)省下的3000多元交通開支,就是實實在在的政策紅利。”林煌說,“一座大橋,讓回家的路變得更加便捷;一項政策,讓回家的心情變得更為暢快。”
開心地為這項政策“點贊”的,不僅有頻繁往來廈門灣兩岸的市民,還有廈漳跨海大橋建設、運營的親歷者。福建廈漳大橋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鐘波告訴記者,位于漳州九龍江入海口的廈漳跨海大橋,南連招銀疏港高速、沈海高速,北接海滄馬青路、廈蓉高速,使廈門灣南岸與國家高速路網(wǎng)的頭尾相接,與八閩大地互聯(lián)互通,可謂一灣兩岸經濟發(fā)展的“主動脈”。從建設、通車到運營、降費,鐘波親身經歷了大橋的每一次改變,感受著廈漳居民“親密度”的每一次提升。這次他帶領公司同高速技術團隊協(xié)同“作戰(zhàn)”,耗時三個多月進行對比研究,最終確定了對大橋對應出入口的ETC設備軟件進行革新升級的方案,不僅極大減少車主負擔、方便群眾出行和貨物流通,還進一步推動了廈漳兩地融合發(fā)展。
“去年9月底召開的省委十屆六次全會,提出大力推進閩西南協(xié)同發(fā)展區(qū)建設。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這座主橋跨度福建第一、全國第六、世界第九的廈漳跨海大橋,連通作用愈發(fā)凸顯,通行車流愈發(fā)密集。”鐘波感嘆,此次惠民利好新政的出臺,讓大橋本身的價值得到了進一步彰顯,為廈漳同城化再次按下了“加速鍵”。
目前,廈漳跨海大橋共有兩個ETC入口、三個ETC出口,能夠很好地滿足通行需求。“針對新政出臺后可能到來的ETC辦理高峰,我們還及時制定了應對方案,積極調配人手,盡全力為廈漳兩地市民出行提供周到的服務和便捷的通行環(huán)境,讓大家不僅能感受到驚喜,還有滿滿的幸福。”廈漳大橋征管所負責人魏文華說。


 
          



